坚持以学增智 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

刘传标

版次:03  2024年04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内涵实质,就在于“六个必须坚持”。我们只有深刻把握好“六个必须坚持”,才能更好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核心要义。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两个大多数”的概念深刻揭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核心目标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谋取利益,因此,鲜明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人民性也是其本质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终极目标。中国共产党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所以我们共产党人要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蕴含的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加强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

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思想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实际,历经百年终于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百年奋斗历程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正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自信自立,是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的思想基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固有的政治品格和鲜明特质,既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战胜重重困难、创造百年伟业的精神支柱,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要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风貌,独立自主地解决我们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变化发展由量变到质变。守正创新,体现了这一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守正即坚守正道,是要继续保持事物原有的本质属性;创新即创造新事物,是在保持事物原有本质属性的基础上,变革旧事物,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只有守正才不会改变事物的原有性质,犯颠覆性错误,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与时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坚持守正创新,是对百年党史的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过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独特品格。我们要守住根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跟时代潮流,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领导方式创新,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的实践意识

马克思有一段名言:“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所以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问题导向的实践意识,他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所以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品格。我们要树立问题意识、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科学方法研究问题、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敢于面对矛盾、勇于解决矛盾的政治担当,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精神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不仅与周围的事物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而且事物内部各个部分之间也发生联系和相互作用,事物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与作用形成系统。所以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我们要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把握系统观念所蕴含的哲学原理和实践要求。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一项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的科学精神,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统筹全局大局、现在未来、部分整体的能力,做好长期谋划、全局性战略性思考、系统性推进,统筹协调各方,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深刻把握“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的开放情怀

马克思预言,随着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科技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和商品流动冲破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必然导致全球国家之间和民族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全球各国逐渐变成一个整体,一个国家、民族历史成为整体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社会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充分证明了马克思预言的准确性。社会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告诉我们,中国不能闷头专搞自己的发展,还应该放眼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让14亿多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这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这句话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视野大境界。我们要科学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以开放的胸怀,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站在全球的高度,同世界人民和睦相处、互利共赢,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思想精髓,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六个必须坚持”所蕴含的哲理、原理,坚持学以增智,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使之成为我们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