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田间“坐诊”开“良方”

版次:02  2024年04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小麦要科学施用拔节肥、不施返青肥,科学预防‘倒春寒’等灾害。”近日,市科技特派员、凤台县古店乡农技站长李士林来到古店村指导村民开展春管工作,他一边讲解小麦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一边解决遇到的“疑难杂症”问题。

“科技特派员指导到田头,为小麦‘把脉’,开出‘良方’。今年我家530亩小麦丰收有了保障,让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种粮大户李士静乐呵呵地说。

在前刘村“垦地合作”项目小麦田间管理现场,记者看到小麦绿油油的一片,长势喜人。正在查看小麦苗情的安徽省农垦集团东风湖农场总农艺师苏守乐告诉记者,“我们采用了‘三精一抗’超高产栽培技术,通过精量播种、精细整地、精准施肥和抗逆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密沟降渍,明暗(鼠道)沟配套,降低今年多雨水对小麦的影响。”

据了解,古店乡今年小麦种植面积5.46万亩。为克服连续低温冰冻等异常天气的影响,今年开春以来,该乡及时安排乡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分村进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查看苗情、墒情、病虫,与村民面对面交流,现场答疑解惑。根据小麦生长不同情况及时开具“药方”,配制壮苗高产“营养餐”,点对点指导农民科学管理麦田。

“目前,小麦大面积进入抽穗扬花阶段,抓好穗期‘一喷三防’工作极为关键。”古店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凤台县2024年小麦赤霉病全覆盖统防统治实施方案》要求,该乡及时安排部署各村对接全乡15家无人机飞防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小麦赤霉病统防统治项目。目前,全乡已计划落实统防面积4.6万亩。下一步,将坚持分类管理、对症下药、看苗追肥,组织人员对田块适时喷洒有机肥,对部分发生病虫害的田块进行植保防治,确保“一喷三防”工作落实到位,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陈 亚)

[手机扫一扫]
复制pc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