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合肥工大高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各种运用于工业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的创新产品、技术专利数不胜数,创新的气息扑面而来。
历经20余年风雨,这家昔日的小公司已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为推动我国铁路信号控制关键装备国产化作出巨大贡献。
这家企业的创立者和掌舵人,便是魏臻,他带领团队破解了很多“卡脖子”难题。魏臻认为,只有将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实现自主可控;只有进一步打通从技术到产品的链条,让技术成果走出“试验场”,加快实现落地转化,才能培育和锻造更多更强的新质生产力。
启动创业
——怀揣“产业梦”破浪前行
今年59岁的魏臻,身材挺拔,神采奕奕,在公司的一间会议室里,他和记者侃侃而谈。“我的人生经历,是百战回来再学习,学习回来再征战。”魏臻笑道。
魏臻是安徽省无为市人,1985年大学毕业分配至安徽省传感器厂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调任合肥市煤气制气厂,凭借着过人的才华和技术,成为公司副总工程师。“在企业工作8年,我感觉职业生涯已经到天花板了。”魏臻回忆道,1992年27岁的他下定决心考研,成功考入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深造,读完硕士又读博士,然后留校任教。
2001年3月,时任合肥工业大学微机所所长的魏臻,深感在高校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最终还是要靠企业化运作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于是,他带领微机所6位年轻的科研骨干,在学校的支持和鼓励下创办了工大高科。
“我们租用了合肥高新区软件园280平方米办公用房,在这里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魏臻回忆道。一年后,魏臻和企业便迎来了第一次黄金机遇。当时正逢宝钢集团上海梅山钢铁公司工业铁路信息化改造,工大高科便联合合肥工业大学,首次提出了工业铁路运输调度综合信息平台这一全新的技术思路,并成功击败竞争对手,承接了该公司450万元的项目。
“很多技术是全新的,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作为项目负责人,我的压力是巨大的,光项目现场的技术沟通与谈判就持续了2个半月,具体的项目技术方案更是经历了多达11次的技术答辩。”魏臻表示,当时的工大高科遇上了技术难关,国内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国外的技术也不能用,他带着团队吃喝都在项目试验现场,只为了更快地实现技术突破。
经过近6年的艰苦研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2007年,国内第一套工业铁路全面实现信息化协同调度的综合信息平台研制成功,并在上海梅山钢铁公司成功运行,彻底改变了我国工业铁路运输调度主要依靠人工的流程管理模式。该项目也荣获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既然选择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就要学会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创新,把工作推向极致,才有可能成为独具匠心的‘工匠’。”魏臻告诉记者。
矢志创新
——瞄准“制高点”勇攀高峰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唯有自强不息、创新不止,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观察到我国矿山企业安全事故频发,2008年,魏臻把研究目光投向矿井井下移动目标监控技术领域。但是这一领域的研究,涉及离散系统调度建模、智能传感检测、多射频无线通信等多学科理论与技术,技术复杂度和研制难度都很大。
3年时间,经过无数次现场实验和产品返工改进,2011年,魏臻带领团队成功开发一系列面向井下人员、机车、胶轮车、矿车的矿用安全装备,总计获国家专利70多项、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40多项、国家重点新产品6项,解决了矿井移动目标辨识、跟踪、控制与管理的重大技术难题。技术成果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国家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3项大奖,相关产品的应用规模占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覆盖全国各主要产煤省区。
2011年,魏臻把研究目标瞄准了我国铁路信号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究。他带领团队开创性地提出了新型的、完整的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结构,并于2015年成功研制出符合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和欧洲铁路安全标准的最新一代计算机联锁系统。该成果荣获2020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并成功实现在国内近百家大型企业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应用,应用站场超过2000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近年来,魏臻又带领团队紧跟国家智能化矿山建设的浪潮,致力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在矿山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2018年成功研发国内首套真正在煤矿井巷低照度场景下实现障碍物识别、自主安全防护的无人驾驶系统,解决了煤矿低照度环境下路况动态障碍目标实时识别检测与防碰撞预警防护等关键技术问题。
从矿井深处的窄轨铁路到地面工业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从国内逾千家铁路站场到海外市场,20多年来,魏臻带领技术团队在细分领域耐住寂寞,不断寻求突破,一路踔厉奋发,披荆斩棘,成果卓越。
培育人才
——打造“生力军”激活动能
“企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正是有他们的支持,才有企业的今天。”魏臻坦言,自己获得的诸多荣誉,实则是团队的集体荣誉。
公司成立以来,魏臻始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建立了以技术骨干起带头作用的“传帮带”人才培育体系,以及一系列人才激励机制、评价模式等,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在我们公司,员工工作满3年的,我们都支持他们带薪读研究生。”魏臻表示。
多年来,公司各研发团队多次获得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安徽省电子信息系统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庐州产业创新团队、江淮硅谷创新创业团队等荣誉称号,形成了工大高科“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的技术创新体系。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魏臻长期承担着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他的以身作则和精心教导下,一批批优秀学子成为行业精英、领军人才。
“我是魏教授的硕士研究生,跟随老师打拼创业。20多年来,魏教授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科研态度,深深感染着我。他经常告诉我,科研工作者就是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就不是合格的科研工作者。”谈起自己的恩师,已是工大高科总经理的程运安告诉记者。
“魏教授常常告诫我们,要把论文写在产品上、把研究做在工程中、把成果转化在企业里。”魏臻团队里的多位硕博士表示。
奉献社会
——做好“建言者”书写担当
魏臻不仅在科技创新工作中成绩斐然,他也有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安徽省委副主委,他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凝聚盟员、强化组织建设;积极参政议政,向政府建言献策。
2018年,魏臻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2023年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倍感荣幸,也深感责任重大。”多年来,他勇于担当,积极践行人大代表职责。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魏臻针对智能化矿山建设提出了建议,认为“智能化、少人化”是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加快推进智能化矿山建设进程;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建议大力促进我国工业园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魏臻建议,建立健全民营经济政策绩效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
多年来,魏臻累计提交建议近百件,新三板改革、国家智能化矿山建设、铁路专用线和专用铁路国家标准建设等多项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关注。同时,他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新冠疫情期间,魏臻向安徽省立医院、安医大第一附属医院捐款数十万元,为抗击疫情贡献企业力量。他还先后捐建芜湖市无为一中科创中心、安徽省青阳县杜村乡西河小学、革命老区六安市霍邱县长岗小学等。
“我要在本职岗位上守正创新,把企业经营好,把人才培养好,不断提升企业生产力、竞争力和影响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贡献。围绕智能化矿山、铁路信号控制与智能调度等关键核心技术发挥优势,为国家科技进步奉献力量。同时,积极履职尽责,深入调研,尽自己的力量继续建言献策、发光发热。”面向未来,魏臻表示。
·短 评·
发展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人才的牵引和支撑,特别是高水平创新型领军人才的引领。在数十年的科研和创业生涯中,魏臻用他真诚炽热的报国情怀、攻坚克难的科研精神、甘于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展现了一位优秀科技工作者的风采和担当。
(转载自4月17日《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