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D打印贮箱首次实现在轨应用

版次:A02  2024年04月1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北京4月9日电(记者 胡 喆)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天都二号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冷推系统工作正常,近日已为卫星绕月提供了高精度轨道姿态控制,标志着液氨冷气微推进系统在深空探测领域实现首次成功应用,同时标志着我国3D打印贮箱首次实现在轨应用。

天都二号推进分系统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801所研制,推进系统采用一体化成型3D打印铝合金贮箱,在我国首次实现在轨应用,该贮箱由801所和800所共同研制。

801所专家告诉记者,卫星贮箱是卫星推进系统的重要部件,作为承压构件,不仅要求成型精度高、无渗漏,而且要求抗疲劳性能好,可以实现燃料的反复加注和排出。研制团队以颠覆式技术创新方案实现贮箱一体化和轻量化设计,先后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不仅所有组件均在贮箱上实现高度集成一体化安装,贮箱内部也通过3D打印流道实现了各组件之间的连通,无需导管连接,研制周期大幅缩短,成本有效降低。

此次任务,推进系统创新性采用一体化模块设计方案,具有推力精度高、质量轻、成本低的特点。该种高度集成化的推进系统设计方案具有广阔的商业航天市场前景,为后续用于微小卫星批量生产和组网发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