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呼吸疾病及预防措施

叶雪波

版次:A03  2024年04月0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呼吸疾病在儿童群体发生率较高,这与儿童免疫低下有很大关联。那么儿童常见呼吸疾病有哪些?怎样预防呼吸疾病的发生呢?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1、 儿童常见呼吸疾病有哪些?

1.1 肺炎

小儿肺炎在临床十分多见,病菌感染是此病的主要诱因,患儿发病后常见发热、咳嗽等表现。此病四季均可发生,而三岁以下的幼儿多在春、冬季患病。倘若治疗不彻底,很有可能会反复发作,并且会随着时间推移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对儿童良好发育极为不利。

1.2 哮喘

气道高反应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其发生与发展与气体吸入、微生物感染以及小儿生活习惯息息相关,以反复喘息、胸闷咳嗽等为典型症状。

1.3 肺结核

肺结核为慢性呼吸疾病且具有传染性,由结核杆菌感染所致,除咳嗽咳痰外,还可引起胸痛、咳血,一些患儿也会出现呼吸抑制的情况。在机体免疫减弱时,患肺结核的风险会有所增加,而儿童年龄尚幼,机体免疫系统还未充分发育,加之保健意识淡薄,遇见传染源无法进行自我防护,故而较容易患上肺结核。

1.4 慢性咳嗽与喘息

反复喘息、咳嗽也是儿童群体常见的呼吸疾病,由支气管发育障碍、病毒感染等原因所致的气道狭窄是本病的主要病因,症状表现与哮喘较为相似,需注意二者的鉴别。

2、 儿童呼吸疾病的预防措施

2.1 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中含有婴幼儿成长发育所需的各类营养成分,与配方奶粉相比,母乳干净卫生,无需刻意控制温度,婴幼儿食用时更加方便,是最为理想的天然食物。而且母乳中所含的蛋白质较脂肪更多,婴幼儿食用后易于消化,同时还不会导致腹泻。此外,母乳还富含多种抗体,其中的sIgA和IgG抗体可促进婴幼儿免疫系统的良好发育,从而增强其对外界病菌的抵御能力,降低呼吸疾病发生风险。

2.2 加强环境管理

舒适的环境有益于儿童良好发育,且在安静的环境下,儿童能够获得更高的睡眠质量与更长的睡眠时间,这对其免疫力的提升有积极影响。因此,家长应为儿童创造安静舒适的居家环境,同时也要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常通风换气,尽量减少空调使用次数,避免在室内吸烟,使室内温湿度处于舒适范围,从而保证儿童呼吸道黏膜的湿润。此外,家长要提醒儿童尽量远离人口密集的场所,因为这种场所往往人员混杂,在此环境下呼吸系统病原体易经空气、飞沫传播,而儿童免疫力较弱,若暴露在这种环境下会面临更高的感染风险。

2.3 保持营养均衡

儿童基础代谢速率略高于成人,若能量供给不足,会导致发育迟缓。随着儿童的持续发育,仅依靠母乳喂养难以满足机体消耗,所以家长要根据儿童发育情况及时提供辅食。食物的选择应以易消化为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营养配比均衡,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类食物,譬如牛奶、蛋类等,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也应摄入充足,为免疫抗体的形成提供足够的原料。此外,水分的补充也要引起家长重视,每日需提醒小儿饮用温水或糖盐水,防止水电解质紊乱。

2.4 增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运动量,使其机体功能得到锻炼,从而实现身体素质的增强,而且也能确保其有足够的时间接受日光照射。众所周知,日光中存在紫外线,而紫外线能够发挥出色的抑菌杀菌作用,在户外活动期间,儿童可以尽情享受日光浴,且日光照射也能够加速维生素D的生成,对儿童骨骼发育大有裨益。

2.5 注重呼吸道卫生

细菌在呼吸道繁殖是引起呼吸疾病的一大原因,倘若儿童呼吸道积聚较多的痰液及其他异物,那么其肺部通气便会受阻,而细菌也会在呼吸道持续繁殖,各种呼吸疾病随之而来。所以,家长要重视呼吸道护理工作,可以指导儿童使用温开水清洁口腔,饭后及时漱口,同时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使呼吸道处于洁净、通畅的状态,可减少呼吸疾病的发生。

2.6 及时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较好地预防呼吸疾病,且这种方法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呼吸系统对外界病毒的防御能力,对特定感染性疾病的抵抗力也会随之增强。家长应积极关注疫苗接种通告,向专业人士咨询接种信息,根据宝宝年龄合理接种疫苗。

(作者单位系淮南阳光新康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