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煤化工园区主攻化工新材料产业,构建“零碳”产业链——

“零碳产业园”绽放绿色新活力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1  2024年04月0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月30日下午,第三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新材料产业对接会举行。会上,淮南煤化工园区进行了招商项目推介;来自浙江省化工协会、江苏省化工协会、安徽省化工协会和部分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煤化工新材料的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专题演讲。同时,中安联合“安徽省先进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创新研究院”揭牌,该研究院将引领煤基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为淮南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淮南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将新材料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之一。作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淮南煤化工园区围绕现代煤化工、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做好“煤头化尾”文章,推动基础化工强链、精细化工延链、化工新材料补链,实现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终端产品转化,奋力打造安徽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瞄准化工新材料赛道,做好强链、延链、补链文章,构建‘零碳’产业链,打造‘零碳’产业园,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淮南煤化工园区负责人说。

以化工新材料为龙头,加快构建绿色低碳高效循环产业体系

日前,安徽普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传来好消息:企业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该项目采用高压下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聚合技术,可将捕集的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转化生产为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多元醇产品和碳酸丙烯酯产品,利用二氧化碳代替石油基原料,降低30%以上石油基原料的使用。”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期项目建成后,年产5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可以直接应用于聚氨酯领域,每年可有效利用二氧化碳约2.6万吨。

“普碳公司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一期),入选国家《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对园区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加快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淮南煤化工园区负责人表示。

聚焦构建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园区以中安联合为龙头,锁定“固碳”新技术,引进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碳捕集综合利用等项目,构建了中安联合二氧化碳(碳排放)→淮南金宏碳捕集综合利用项目(碳捕集)→普碳二氧化碳基聚碳酸酯多元醇项目(碳利用)→赛纬锂电池电解液项目(碳产业链延伸)的循环低碳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以产业链关联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园区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全面施行了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企业之间实现了物料互供循环。目前,中安联合煤化一体化项目生产的乙烯、副产碳五可作为安徽嘉玺碳四碳五综合利用及苯乙烯项目的原料,安徽嘉玺的苯乙烯可输送给淮南舜天公司生产树脂,安徽嘉玺的副产氢气供应给中安联合作为甲醇生产的原料,中安联合同时向安徽嘉玺提供工业用气体等,促进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淮南赛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项目,是园区重点培育的化工新材料项目。目前,项目投产在即,先行生产电池电解液主原料,后续生产电池电解液,预计年产值60亿元以上,将有力带动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