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先试,同行同力,闵行淮南携手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双向奔赴”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

本报记者 何婷婷/文 张 越/图

版次:14  2024年03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闵行·淮南科创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汽车零部件、智能显示等产业。

闵行·淮南科创园外景。

2023年4月14日,上海市闵行区·安徽省淮南市结对合作座谈会举行。

共促一体化,发展“一家亲”。淮南市与上海市闵行区,虽相隔千里,但两地始终休戚与共,合作帮扶的“热度”不断升温,在园区共建、联合招商、民生服务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成果,共同书写了“合作若比邻”的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园区合作共建架起两地产业合作“桥梁”

顶格推进,两地交流更加密切。淮南、闵行建立高层互访机制,自结对合作帮扶以来,每年两地党政代表团分别开展互访,举行合作发展座谈会,推进园区合作共建、联合招商促投资等重点事项。同时,构建长效对接机制,在两地发改部门设立协调联络办公室,编制发布两地职能部门(县区、街镇)联络通讯录,由专人负责日常协调工作。

一座省际产业园,架起了两地产业合作的“桥梁”。2023年2月18日,在第二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上,闵行区政府与淮南市政府负责人共同为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揭牌。该园占地面积约5平方公里,由闵行区莘庄工业区与淮南高新区合作共建,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产业。“我们将致力于产业园打造成淮南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省合作共建园区示范园、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双方以园区共建为切入点,加快推进产业合作。

2023年3月,莘庄工业区相关负责人来淮考察交流并为闵行·淮南科创孵化基地(淮南载体)揭牌;2023年6月、11月,淮南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带队两次赴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对接推进合资运营公司组建事宜;2023年12月,双方依托各自平台公司分别出资入股成立安徽闵淮科创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并已完成企业工商注册,并于近期组织招录3名工作人员。

“我们结合园区发展实际,明确了科创园四至范围,从产业核心区中选定约5平方公里范围作为合作区域。”淮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根据目前合作安排,前期以高新区科技信息产业园(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作为科创孵化基地,为两地优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提供载体保障。同时,规范管理高新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加快合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建设,全力打造17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并谋划推进高新区舜耕人才公寓等项目,全力做好科创园要素保障工作。

在淮南高新区,总投资20亿元的淮南英众智能电子终端产业园项目2022年4月签约,随即开始一期厂房建设并于2023年5月通过竣工验收,已交给企业部分投产;总投资55亿元的开沃汽车(淮南)专用车生产项目一期于2023年3月开工建设,2023年12月28日举行下线仪式;总投资50亿元的年产10万辆新能源车项目、总投资11亿元的新能源汽车驱动及热管理部件生产项目等一批沪苏浙项目签约落地……

围绕园区主导产业,淮南高新区成立驻浙东地区招商工作组,通过宁波汽车零部件协会等主动宣传、推介,加大项目招引力度,全面增强发展后劲。全年引进沪苏浙项目20个,计划总投资234.55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与此同时,2023年闵行区浦江镇与谢家集区合作共建蔡楚产业园,蔡楚汽车配件产业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双方将合力打造谢家集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市合作共建园区示范园、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

淮南经开区与上海莘庄工业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闵行区华漕镇达成结对合作帮扶暨战略合作意向,从建立互访会商、协调联络机制,到举办“链”上要素对接活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产学研用转化等深度融合。

联合招商扩大“朋友圈”激发新动能

联合招商促投资,全面合作新发展。闵行区投资促进中心邀请淮南市参加闵行区投资月月签、产业投融资交流会、招商推介会等活动。每个季度,双方共同开展一次招商推介活动,通过“总部+基地”“研发+基地”等模式开展共同招商,促成了计划总投资50亿元的德力年产10万辆新能源专用车项目落户淮南高新区。

闵淮两地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互动中加强合作。2023年4月14日至16日,淮南市党政代表团赴上海开展招商考察活动,走访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上海和辉光电、远景科技集团、上海市安徽淮南商会,对接洽谈合作,诚邀客商来淮参观考察、投资兴业。2023年4月25日至26日,闵行区相关负责人率该区投资促进中心、区经济委员会及意向企业负责人组成代表团来淮考察,深化闵淮结对合作,与淮南市联动推进润阳光伏、五矿储能、新富新材料、紫燕百味鸡等行业头部企业的招商洽谈……一系列招商合作活动纷至沓来,我市以联合招商为关键点,组建驻闵行招商工作队,开展“专班招商”,2023年签约48个上海项目共461.51亿元。

推动产业链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闵行淮南两地还编制《闵行淮南产业共建重点项目册》,收集重点项目15个。在第八届中国创新挑战赛闵行专场等平台发布需求42项,受到上海院校关注。同时,在两地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分别挂牌闵行·淮南科创孵化基地,在G60科创云廊建设淮南(上海)科创中心,着力构建“孵化在闵行、产业在淮南,研发在闵行、生产在淮南”的协同创新和发展模式。

“我们将会同上海市莘庄工业区开展联合招商工作,加快产业导入。”淮南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双方将立足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主导产业定位,依托驻点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加快招引一批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的优质企业落户,带动园区主导产业发展。

闵行区投促部门赴淮南考察载体及项目,根据闵行、淮南两地资源禀赋特点和差异,建立联动招商工作模式;加强两地投资部门交流合作,联合开展招商培训……2024年,闵行与淮南两地将着力夯实“总部+基地”等招商工作模式,加强常态化合作机制,早日促成更多更好项目落地,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宣传推介向“融”而生互利共赢

2023年以来,闵淮两地以美食品鉴为载体,以文化交流为纽带,互相宣传推介,让合作更有烟火气、融入越来越深。

2023年1月13日,淮南名特优农产品上海展销中心正式揭牌运营。展销中心共有600平方米,设置有一面淮南主文化展示墙,介绍淮南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让大家全面、深入了解淮南;同时单独打造了地标名特优农产品文化展区,重点介绍八公山豆腐、马店糯米、淮南牛肉汤、麻黄鸡、顾桥陈醋5大淮南知名地标产品。“中心旨在促进闵淮两地农产品互链发展,搭建区域性线上线下融合的农产品销售平台,打通闵淮两地农产品供应和消费渠道。”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中心还承载了闵淮两地农业龙头对接交流、共建淮南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等功能。2023年该中心全年门店及助企销售额6912万元。

2023年12月,安徽淮南·上海闵行商贸产销对接会在闵行区举办,29家淮南企业携淮南牛肉汤、优质大豆及八公山豆制品、优质稻米、淮南麻黄鸡、益益牛奶、淮南老虎油等近200种地方特产赴会展示,供上海企业家参观、品鉴,对接会现场达成意向成交额3200万元。

搭建“互动桥梁”,闵淮双方以绿色农产品销售为着力点,开展绿色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合作共建,在中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3·上海)举办馆日活动达成订单21个共400万元。与此同时,共同举办农业领域招商推介,签订项目26个共30多亿元,推动了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等特色产品走进上海、服务上海市民。

激活两地文旅资源,促进文旅深度融合,闵行淮南两地进一步加强文旅产业合作,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闵行区文旅局先后两次组团来淮,对我市文旅资源、文旅产品、文旅特色线路、香草产业发展状况等进行考察。市文旅局考察交流团也走进闵行,进行考察对接。在互动交流中,双方增进了解,达成合作共识。

为了加强与闵行区文旅局合作,提升我市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23年9月15日至22日,在闵行区锦江乐园举办的2023“江南吃货节”上,淮南专场文旅推介和非遗表演精彩亮相。我市采取“旅游推介+文艺演出”的形式,浓墨重彩地推介寿县古城、八公山、焦岗湖、茅仙洞等特色旅游资源,展示淮南牛肉汤、八公山豆腐宴等独特美食,并现场表演寿州锣鼓、花鼓灯、推剧等精彩文艺节目,展现了非遗文化独特魅力,打响了“楚风汉韵·山水之城”旅游品牌。

“我们两地文化和旅游部门签订了《缔结“友好文旅局”合作交流框架协议》,约定在文化和旅游部门交流互动、文旅产业交流合作、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文博信息资源共享等多个领域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24年,双方将继续加强交流,深化文旅合作,计划举办淮南文旅闵行推介会,组织淮南市优秀旅游商品进闵行8家景区展销,组织开展闵淮文化交流活动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力推动两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密切合作民生服务提升质效

2023年3月,淮南市普通高中校级管理干部新课程改革专题培训班在上海市闵行教育学院进行;4月,淮南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市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含淮南市首批“3361”教育名师)专项培训在上海举办……2023年以来,我市组织优秀教师赴闵行等多个长三角教育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培训,仅赴闵行就累计培训教师近200名。

紧跟前沿,“向外”求索。全市教育系统积极谋划,主动对接闵行区,强化两地校际交流合作,为淮南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为了积极引入优秀教育教学资源,2023年以来,淮南一中、淮南二中、淮南实验中学、淮南市特殊教育学校4所学校分别与闵行中学、七宝中学、七宝实验中学、闵行区启智学校建立校际互学共建关系;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与淮南市教师进修学校签订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并逐步加深双方在教育培训、师资培养等方面合作。

2023年4月,市教育系统选派首批5名优秀教师赴闵行区启智学校进行沉浸式跟岗学习,观摩学习一些精品课程。2023年9月,七宝实验中学10名教育专家,赴淮南实验中学观摩交流不同学科学段课程,双方就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活动等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走出去、请进来,“跟岗”学习、交流探讨......两地校际间交流合作更加深入,为推进淮南教育向着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

搭建人力、人才共享平台,闵淮两地人社部门积极推进结对合作,不断增进共识、优化服务。

为了推动两地招工用工有效对接,2023年6月13日,“闵淮偕行 共促发展”淮南市专场招聘会在淮南吾悦广场召开。此次招聘会,是闵淮两地人社部门建立常态化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机制的首次合作,我市组织了50家重点企业参会,闵行区组织了涉及化工、制造、服务相关行业40家企业参会,两地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700余个,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宣传,让广大求职者第一时间了解招聘信息,营造了浓厚的招聘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双方还依托双方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平台,互相提供和发布招聘企业和人才信息,利用“周六创业课”等活动共享培训资源,并引进闵行人才服务企业入驻淮南。

相隔虽千里,合作若比邻。近年来闵淮两地健全单位互动机制,两地23家单位签订合作帮扶协议,不断深化细化多领域合作,共促成果。2021年以来,淮南市级选派6批54名党员干部赴闵行跟班学习,县区级选派114名党员干部赴上海跟班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签署医疗共建合作协议,为曹永清等上海专家在淮开设名医工作室。签订养老服务合作协议,在淮举办养老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确定两地4家异地康养基地……双方不断拓展优质民生资源共建共享,提高闵淮两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结对帮扶,亲上加亲,闵淮携行,共赢未来。2024年,两地将积极开展全方位合作,在产学研对接、产业融合、民生共享等方面加大合作,携手打造“闵行—淮南”结对合作帮扶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