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问题无小事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本报通讯员 阮昊天 本报记者 苏 强

版次:A01  2024年03月2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问题反映后,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土地分下来了,我也放心了。”日前,记者在谢家集区杨公镇朱集村采访时,村民王化强对土地分配问题的及时解决心满意足。

记者了解到,王化强所指的土地分配问题是杨公镇2014年实施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该项目实施时对群众宅基地进行了逐户测量造册、复垦,复垦后根据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要求需按照耕地进行管理,由朱集村委会引导群众分户种植实现长效管理。为了提高土地生产力,2023年,镇村两级又组织机械对该地块进行了平整提升,群众对土地分配意愿更加强烈。

“增减挂项目实施后,部分村民在土地上已经种上了农作物,土地再分配的过程中不愿通过抓阄等方式进行土地分配。我们也召开了几次协商会议,起初始终难以达成统一的意见,土地分配遇到了困难。”杨公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满足群众土地分配的迫切希望,我们最终以土地复垦前群众宅基地分布位置为主要参考因素,组织群众按照分户测量底册进行测量分地,同时对群众托管意愿进行摸底,区别制定措施。”

据了解,经过多次协商反复做群众工作,3月3日上午,镇村两级召集群众在柿元组地块现场进行测量分地,对土地进行置界分配,所涉及的23户31.98亩土地全部分配完成,其中8户16亩土地进行置界分配,其余15户15.47亩土地进行统一托管,群众反映的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民生问题无小事,谢家集区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构建“区级统筹、多元收集、快速响应、闭环督办、标本兼治”的“民声呼应”工作机制,及时高效解决群众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去年5月以来,我们从12345热线、人民网网民留言、群众信访、国务院‘互联网+督查’等渠道收集信息,积极构建‘民声呼应’平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问题登记造册及时转办,全程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编发‘民声呼应’26期,收录问题183个,现已全部解决。”谢家集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说:“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推动由解决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转变,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引领治理理念和能力不断升级,让‘政之所向’精准对接‘民之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