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和”巾帼调解让基层社会治理“巾”上添花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方 艳

版次:02  2024年03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大通区上窑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目标,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多元共治,结合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扎实有效推进人民调解工作。该镇于2023年11月成立“窑和”巾帼调解室,充分发挥女性特有的耐心和细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赢得群众的信任,成为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重要力量。

党建引领强组织。上窑镇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依托镇矛盾调解中心,成立由镇党委女性班子成员牵头、整合镇司法所、妇联、派出所、人大代表及周边村妇联主席等优秀基层巾帼代表为成员的“窑和”巾帼调解室,现有固定成员13人。同时,在各村、社区设立“窑和”巾帼调解小分队,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规章制度,落实调解流程,推动巾帼调解室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突出优势强宣传。上窑镇以“八五普法”宣传为载体,在做好调解工作的同时,巾帼调解员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平台,线下通过入户宣讲等方式,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等便民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法律法规,特别是《民法典》、反电诈、禁毒等法律,发放宣传资料近万份,提高了全镇村民法律意识,并积极引导居民学习法律知识,让依法维权意识深入人心。为鼓励更多居民主动参与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来,“窑和”巾帼调解室坚持做到“一案一回访”,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有针对性地进行回访,听取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提升群众对“窑和”巾帼调解室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凝聚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群众力量。

因地制宜强阵地。上窑镇树立“网格+巾帼+老兵”工作思路,整合公安、法院、司法力量在方楼村建成法治文化广场,打造了便民惠民的巾帼调解室,内设调解室、法律服务室,主要调解全镇范围内各类婚姻家庭纠纷、赡养纠纷、抚养纠纷、继承纠纷、财产纠纷以及当事人双方愿意调解的家事纠纷。在现有调解工作室团队的基础上,创新了自治调解的“1+1+1”新模式,即1个核心+1个调解室+1群网格居民。因地制宜,利用串门聊天、日常闲聊及时掌握邻里日常动态,第一时间掌握辖区矛盾纠纷隐患,重点聚焦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妇女维权等领域,防止“小矛盾”引发“大事件”。

多元共治强化解。上窑镇平安办、司法所、派出所分别对“窑和”巾帼调解室、巾帼调解小分队进行法律知识和技能技巧培训,提高“巾帼调解员”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娘子军”化解矛盾纠纷的潜能。充分发挥女性温柔优势,开展“温情调解”,通过耐心听、赢得信任,主动帮、增进感情,反复调、化解矛盾。“零距离”解决问题,以情感人、以法服人,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减少了信访问题的上行。截至目前,“窑和”巾帼调解室共受理调处各类家庭矛盾纠纷20余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

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上窑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坚持从调解队伍建设、人员素质提高、疏通纠纷信息等方面入手,发挥女性优势,推动“由点至面”开展巾帼调解工作,让矛盾化解在萌芽,筑牢稳定之基,为全镇和谐稳定增添一份新“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