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构建出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

版次:04  2024年03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广州2月29日电(记者 熊嘉艺)记者28日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了解到,该院作物研究所花生团队通过大规模的花生种质资源群体基因组重测序,构建出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并阐明了中国花生的引进与传播途径,揭示了花生遗传改良的分子机制,为全球花生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组数据资源。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上。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和经济作物之一,起源自南美洲,后广泛传播,经过自然演变和人工驯化,产生了大量高产优质的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然而,受制于基因组测序研究水平,对于花生基因组水平遗传变异及关键性状的遗传基础仍缺乏系统解析。

对此,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范围内收集的390份花生种质资源重测序,构建了包含88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花生全基因组变异图谱。通过对“粤油7号”经典系谱测序,鉴定到2064个在育种中保留的核心基因模块,解析了我国南方花生遗传改良的分子遗传机制。此外,通过对28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上万个显著性关联位点;通过候选基因分析,挖掘到调控花生株型和含油量的新基因,为分子育种提供优异基因资源。

花生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对稳定我国油料产能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第一作者、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花生研究室主任鲁清介绍,含油量相关新基因的挖掘是花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找到调控花生含油量的关键基因,就找到了培育高产高油新品种的钥匙,而从全基因组层面、从数百万个变异位点中进行大规模样本的综合解析,在此研究领域尚属首次。

此外,研究还阐明了中国花生的引进与传播途径。研究团队通过系统发育和种群结构分析,初步证实了我国花生引入后,分别形成了以华北和珠江流域为核心区域的两大栽培中心,并且两个主要花生产区在长期育种过程中频繁进行基因交换。基因流推断分析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的花生类群的基因流主要来自北美洲,而中国南方的花生则是从南亚和东南亚迁移而来,这也初步印证了多个农史资料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