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今年2月以来,北京市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8起,环比上月减少5起,降幅15%,未发生亡人火灾,但其中26起都因电池故障引发。
2月23日,南京发生一起居民楼火灾,造成15人遇难44人受伤,经初步分析,火灾为6栋建筑地面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处起火引发。不少电动自行车火灾都起因于电池故障。据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一大原因就是非法改装以及网购劣质电池。可见电池质量差是引发电动自行车火灾的重要原因。
此次南京造成重大伤亡的火灾事故发生后,舆论的焦点更多关注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问题,诚然,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问题,确实要引起重视,需要抓好防范。而电动自行车电池质量安全问题,也不能忽视,需要双管齐下。抓好电池质量安全,才能从源头防范因电池质量问题引发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
不合格电池安全隐患多,如有商家公然销售二手电池,声称质量没问题,实际质量却良莠不齐;有的电池不适配商家也说“没问题”、超标大电池都能给改装……不规范使用及违规改装,成为造成不合格电池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电池是电动自行车的“心脏”,不合格电池就是“问题心脏”,一旦出问题,就可能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
不让电动自行车电池成了“定时炸弹”,不能让问题电池再成电动自行车火灾“肇事者”。对此,就要抓好电池质量。例如抓好电池质量生产标准化工作,完善电动车电池标准,倒逼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安全,堵住电动车电池质量短板。还要规范商家经营行为,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电池的乱象。同时,消费者也要增强防范意识、维权意识,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原装电池,不要购买二手电池,要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负责。对此,也要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宣传,增强消费者安全使用电动自行车的意识与能力。
电动自行车电池要能保证“安全第一条”,需要车企、监管部门、商家都能守土有责,真正把质量放在首位。要对电动自行车电池进行严格要求,对质量负责,才是对消费者负责。不能让问题电池再流入市场,再被装进消费者的电动自行车里,成为行走的“定时炸弹”,这就要抓好电动自行车电池从生产到销售及使用的“全链条”、全过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