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采访时注意到,直播平台上出现了大量“谜语人”直播间,即主播或戴着面具,或在纸上写着让人看不懂的话,或在直播页面呈现各种符号,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吸引观众点进直播间,再引导其落入陷阱。
遨游在互联网上,游走在各大直播间中,不少网友应该也看到了这样的“谜语人”直播。这样的主播,与一般人的主播完全不同,普通主播肯定要跟网友们积极互动,然后才能获得肯定、赢得流量,但“谜语人”直播则反其道而行之。事出反常必有妖,在“谜语人”直播的事情上,亦如此。若是没有问题,又何必遮遮掩掩呢?
从记者的调查可知,“谜语人”直播背后所对应的,基本上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一般的直播内容,可以通过直播间正常表达,但“非一般”的内容,则可能触犯直播间的一些“禁忌”。为了规避这样的风险,“谜语人”直播火速上线,以期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逃避直播间的“约束”。而这些违法内容,多数跟骗贷、诈骗、卖假货、介绍卖淫等违法犯罪行为有关。这些行当,往往是一本万利的游戏,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人选择了罔顾法律、铤而走险,这不得不防。
明白了这样的逻辑链条,就知道有些事情就是“存在也未必合理”的局面。“谜语人”直播,便是这样的一种现象。任由这样的风气蔓延下去,不仅会让一些网友上当受骗,也会让平台失去必要的公信力,更会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增加。既然“谜语人”直播存在的都是问题,那对其进行规范,不让其在灰色地带“野蛮生长”,便应是必须之举。
针对“谜语人”直播乱象,要想彻底进行整治,必须多措并举。在事前监管上,平台可与相关直播公司、主播签署相应的合约,要求他们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底线,一旦违约就要承担相应责任,从源头上规范主播们的言行,同时在直播权限的设置上,也要提升申请条件,压缩非法之徒的生存空间。在事中监管上,则需要加强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机制的建设,加强日常的管理和引导,努力规避问题,提升直播质量。在事后监管上,则需要加强与惩戒机制的对接,除了平台方要积极作为,对相关账号、相关IP进行封禁之外,必要时还应将相关线索移送给司法机关,让司法机关依法处理,以形成最大的震慑力。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互联网治理也不只是监管部门的责任,那对社会各方来说,都应积极参与、主动作为,让“谜语人”直播“人人喊打”,失去生存空间,营造起更加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