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从市林业部门了解到,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压实各县区、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全面贯彻落实湿地保护法和《国家级自然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对涉及湿地公园建设项目依法依规联审联查,守好湿地和自然保护地安全边界,推进各项任务落细落实见效,去年我市瓦埠湖被列为省级重要湿地,全市发布一般湿地名录19处,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4.8%。
据了解,在提高政治站位,高位推动生态建设的同时,我市强化规划引领,科学优化空间布局,坚持系统思维,将湿地和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与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三区三线”划定等相衔接,坚持湿地公园等各类自然保护地功能定位,积极推动范围调整和规划修编工作,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分区,重点解决自然保护地空间重叠、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健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议题审查机制流程,增加市林业局为成员单位,将项目对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生态影响审查作为选址和规划设计的必要条件。
我市夯实监管基础,强化问题核查整改,抓紧抓实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监管基层基础,全市6个自然保护地均成立了管理机构,定人员、明职责、压责任,深入开展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市委督查考核办联合4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对排查整改工作进行督查,两轮排查共发现问题32个,完成整改29个,组织林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开展湿地和自然保护地人类活动卫星遥感监测点位核查工作,2023年开展核查4轮共1142个点位,对发现的问题点位建立了清单、推动整改。
完善长效机制,丰富科普宣教活动,以涉林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契机,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长效管理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公园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焦岗湖国家湿地公园巡护制度》等管理制度,建立湿地保护专家咨询机制,推动湿地保护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积极开展湿地科普知识宣传,新建舜耕山国家森林公园自然科普馆、凤凰湖省级湿地公园宣教馆,带领公众开启了探索自然之旅,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本报记者 苏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