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派兵乌克兰?马克龙为何打破禁忌

版次:A03  2024年02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26日公开谈论“向乌克兰派兵”,美国、英国、德国、波兰等西方盟友纷纷否认打算派地面部队。有分析认为,马克龙之所以打破这一禁忌,主要是为发出“政治信号”。但无风不起浪,西方继续“切香肠”式军援乌克兰,增加与俄罗斯爆发直接冲突的风险。

【政治信号】

法新社27日援引一名欧洲军方消息人士的话报道,欧洲盟友研究向乌克兰派兵已有几个星期,且美国支持这一设想。

马克龙26日在巴黎主持“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在发布会议成果时说,会议未就向乌克兰派兵达成共识,但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将竭力确保俄罗斯无法赢得这场战争。”

马克龙没有就会议关于“派兵乌克兰”的讨论作具体介绍。法国外交部说,这一想法并不是要派法国军队到乌克兰与俄罗斯军队直接交战。法国国防部长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说,会议讨论派兵到乌克兰扫雷和训练乌军,但没有达成共识。

波罗的海三国主张加大援乌力度。立陶宛国防部长阿尔维达斯·阿努绍斯卡斯告诉媒体记者:“我们在讨论训练任务。”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法国籍前高级官员卡米耶·格朗说,马克龙的“派兵”言论是“重大政治信号”,有三层含义:“告诉乌克兰,我们准备为支持他们而承受风险;告诉俄罗斯,这场战争对我们非常重要;告诉公众,事关重大,我们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

乌克兰危机升级进入第三个年头,西方官员承认,乌克兰军队缺乏武器弹药和兵力,俄罗斯军队正在占据上风。按照路透社的说法,马克龙因而匆匆召集这场“支持乌克兰国际会议”。

【人设转变】

法新社认为,马克龙这番言论代表他在乌克兰问题上的角色转变。多年来,他一直把自己定位为俄乌之间的一名高级别调解人。

法国参与达成旨在化解乌克兰问题的明斯克协议。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前,马克龙还飞赴莫斯科,试图在最后一刻劝说俄罗斯。

按照法新社的说法,如今,马克龙渴望打造欧洲最支持乌克兰的“人设”。

美国智库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主任亚历山大·加布耶夫说,马克龙的“派兵论”反映出他对俄立场不断强硬。“或许这是一种战略模糊,意在促使普京按照乌克兰方面的条件谈判。”

加布耶夫指出,实际上,已经有一小部分西方国家军人以及不少雇佣兵在乌克兰参战。不过,他无法想象法国社会会支持向乌克兰派出大批法军部队。

法国军事历史学家米歇尔·戈亚说,马克龙的言论“无疑代表一种言辞上的升级”。

俄罗斯智库外交和国防政策委员会主席费奥多尔·卢基扬诺夫说,马克龙的话“会让俄罗斯一些人惊讶”,促使俄方更加强硬,尤其是在核威慑上。

【不断试探】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北约曾公开表示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北约作战部队,理由是担心俄乌冲突升级为北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然而,不少西方国家向乌克兰提供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培训乌军士兵,还有一些西方国家的雇佣兵赴乌克兰作战。

法新社报道,过去两年来,西方已经多次越过早前设定的红线,不断升级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装备的水平。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巡航导弹,这在两年前不可想象。

按照马克龙的说法,两年前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时,西方国家一些人主张“绝不”向乌克兰提供坦克、飞机或远程导弹,但后来改变态度。这些人如今同样主张“绝不”向乌克兰派兵,但可能在“6到12个月后”改变看法。

一些分析师说,西方对乌军援是一个不断“切香肠”、不断打破禁忌的过程,不断试探俄方底线。俄方不断向西方警告冲突升级风险,但西方似乎没有听进去。

马克龙26日说,西方国家将组建第九个国际联合阵线,进一步“动员”有能力的国家向乌克兰供应“能够实施纵深打击的中程和远程导弹”。先前八个联合阵线旨在简化对乌克兰的武器移交,包括防空系统、火炮和弹药。

俄罗斯世界武器贸易分析中心主任伊戈尔·科罗特琴科告诉俄卫星通讯社记者,可以通过这一举动推测,乌克兰军队将使用西方援助的高精度远程导弹深入打击俄罗斯境内的关键基础设施,而不是发动新的反攻。

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27日警告,向乌克兰提供适合深入打击俄罗斯的武器,“无异于自取灭亡”。

(新华社专特稿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