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招引量质齐升 主导产业强筋壮骨

——淮南高新区2023年招商引资成果丰硕

版次:A01  2024年02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李东华 本报通讯员 吕天然 王诗尧

2月19日,在市委、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暨“双招双引”推动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淮南高新区荣获2023年度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一类单位),并作为获表彰的先进典型代表在会上交流发言。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南高新区招商引资工作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年引进亿元以上省外项目资金额81亿元,工业招商项目实际形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4.4亿元,新开工纳统项目15个,新签约项目41个。特别是在招大引强上,全年新签约5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个、100亿元工业项目1个,百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锚定主导产业,创新招商方式

淮南高新区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效。聚力推进“链”式招商,对标全市七大新兴产业,将大数据、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抢抓淮南首位推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政策机遇,主动跟进、全力落实,全年共引进了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企业20家,总投资259亿元,涵盖整车制造、三电系统、汽车内外饰零部件等。围绕签约落地开沃、德力等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精准推动上下游合作,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区。继续深耕新型显示产业,举办高新区“双招双引”推介会,参加第十四届国际商显领袖峰会,推动总投资55亿元的大神高端显示模块系统等重点项目落地,新型显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强化驻点招商,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建4个驻点招商组集中赴浙东地区开展招商工作,与宁波汽车零部件产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组织2场高新区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专题推介会,全年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6亿元,包括总投资11亿元的圣龙新能源汽车驱动及热管理部件生产项目等。开展基金招商,设立淮南市高新战新产业投资促进基金,参与设立淮南市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通过与市场化投资机构合作,引入专业过硬、管理经验丰富、产业视野广阔的专业基金团队,围绕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两大战新产业集群精准投资,打造“基金+产业+基地”招商引资模式。2023年,通过基金股权投资,引进了总投资60亿元的中环控股12GW高效电池生产制造、总投资100亿元的合创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等4个项目。

坚持落地为王,提速项目建设

淮南高新区建立完善重点项目跟踪调度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强化服务保障,确保项目引得来、落得下、建得快。

大力推行重大项目领导包保、成立项目专班、周项目调度会等举措,为项目开工、投产、达效提供全方位保障。全年新开工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个,总投资21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均达到10%以上。其中德力专用车、合创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开沃商用车实现当年开工、当年下线。全力落实要素保障,德力专用车一期于2023年10月7日下达用地批复,11月16日土地摘牌,并于11月底之前开工建设,做到了“拿地即开工”。

坚持筑巢引凤,创优发展环境

淮南高新区以标准化厂房等平台载体为锚点,深入开展“平台招商”“以商招商”,实现企业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

目前,淮南高新区已打造高新产业园一至三期共94万平方米制造业平台、42万平方米科创产业平台。不断强化政策扶持,修订高新区支持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专项扶持政策,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全力协调解决企业入驻到生产全过程面临的困难。为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托高新区众创担保公司,2023年共为35家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1亿元。

2024年,淮南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加快发展“第一引擎”,精心谋划招商项目,调整优化招商力量,全力创优投资环境,狠抓招引项目开工,持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淮南转型发展做出高新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