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里来了一群“蓝天使”

本报通讯员 赵 武 沈 婷 本报记者 何婷婷

版次:02  2024年02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同学们,提到法律你们能想到什么呀?”“可以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我想到了公诉人与辩护人在法庭上唇枪舌战!”近日,市人民检察院“蓝·天使”检察工作室成员一行来到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开展“‘未’爱启航”系列活动,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

“这次活动是我们工作室在了解到市儿童福利院实行养教结合,致力于促进院内孩子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后,主动联系市儿童福利院开展的。”“蓝·天使”检察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说,这也是工作室“‘未’爱启航”系列活动启动以来的第5场专题活动。

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是我市唯一集“养育、特教、医疗、康复、送养、安置”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目前市福利院对收养的100余位孤残儿童,按照“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亲情育孤”精神,不断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养治康教+社工+安置”为一体的新养育模式发展,为孤弃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市检察院“蓝·天使”检察工作室通过问询福利院的日常运转、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深刻感受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决定用一堂有趣又内容丰富的法治讲座来温暖孩子们的心灵。

当天的活动中,“蓝·天使”检察工作室成员以“培养法治意识,争做守法少年”为主题为孩子们授课,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内容,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如何预防暴力侵害、不良行为有哪些、生活中常见的风险及陷阱等知识通俗易懂地展现出来,引导孩子们遵纪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通过观看和聆听检察人员的讲解,福利院孩子们纷纷表示有所收获,切身感受到了法律的力量。法治讲座结束后,检察人员又和孩子们开展了“萝卜蹲”游戏,现场氛围不断升温,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福利院。孩子们满心欢喜地收下“蓝·天使”检察工作室成员赠送的宣传用品与文具套装。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市检察院“蓝·天使”检察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切实担当起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中的特殊职责和重要责任,主动适应青少年法治教育新要求,积极打造示范化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推进法治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共开展500余场次集中宣传法治活动。同时,不断深化弱势困境儿童特别保护,并在安徽省检察机关率先出台《多跨协同闭环式救助涉案未成年人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助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融通发力,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法治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