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功

张昌涛

版次:02  2024年02月2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营商环境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不管做好招商引资,还是发展民营经济,营商环境都是制胜关键。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想企业之将想、想企业之未想,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发展环境,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开通12345热线“营商环境监督分线”,设立为企服务窗口等,依托省创优营商环境为企服务平台“一口收办”企业反映诉求,定期调度、跟踪办理、闭环管理。组织开展“企业家大讲堂”“企业家周末下午茶”“民营企业家座谈会”“政重企事”圆桌会等,对收办的问题集中分办交办,定期通报。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工作,筛选招商引资项目,由“体验官”一对一跟踪签约、开工、纳统、投产全流程,每月盘点、调度、推进。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便利企业办事创业。“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我市除了推出一系列优化审批服务“硬举措”,还对标沪苏浙创新做法,制定《淮南市全面对标闵行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方案》,围绕项目建设提速提效,行政审批服务创新,便民利企服务更优制订具体举措。市直单位联动发力,并持续向县区园区延伸,想方设法让企业办事像“一键导航”一样高效便捷。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营造公平公正环境。善用法治“硬”措施,优化营商“软”环境,我市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突出法治思维,注重企业视角,出台《进一步优化2023年法治化营商环境的39条举措》,聚焦9个方面,托起“公平秤”、搭起“连心桥”,让企业发展安心、放心、舒心。更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互惠共赢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也让淮南成为广大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让企业家们从内心深处为淮南点赞。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看助力企业发展壮大。把企业捧在“手掌心”,我市每周滚动调度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大招商“三合一”项目,定期召开重大项目要素保障会,优先把土地、资金、能耗、污染物排放总量替代指标、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工业倾斜、向优质项目集聚,高效解决项目用地、融资、水电气热供给、用工等问题。如此千方百计培育厚植优渥营商土壤,必将助力“小苗”成“大树”,扶植“小工厂”做成“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