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杀

——楚考烈王记事⑤

版次:03  2024年02月2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沈国冰

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相遇,不过是久别重逢。

1

公元前273年,秦国的王,昭襄王已经担任秦王34年了。

5年前,也就是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的爱将,那个战国时期的战神白起,率领秦军一举攻陷了楚国的都城郢。

噩耗传来,楚国举国皆惊、百姓哭声震地。被流放在外的楚国左徒屈原,悲愤不已,怀抱一块大石,纵身投入汨罗江。

楚国被迫迁都陈城,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原淮阳县,后改设淮阳区)。

左徒屈原投江,以身殉国,用死明志。

左徒职位出现了空缺。

选来选去,楚顷襄王最后选定了一个人,来接替屈原,填补左徒职位的出缺。

这个人,就是黄歇。

这一次的秦楚之战,伤了楚国的元气。使得楚国暂时再也无力挑战秦国了。降服了楚国的秦昭襄王,开始把目光望向三家分晋后迅速崛起的赵国。

公元前273年,秦、赵之间爆发了进入战国之后的第一场战争:华阳之战。严格讲起来,华阳之战,是魏、赵联军同秦军发生的战争。结果,魏、赵惨败。同样吃了秦昭襄王败仗的楚顷襄王和赵惠文王,他们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同仇敌忾,决定联合起来,一起对付秦昭襄王。

公元前273年冬天,楚国左徒黄歇受命,出使赵国。

2

楚国使者、左徒黄歇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

赵惠文王不仅亲自接见了楚国使者、左徒黄歇,还派出了自己的亲弟弟、当朝相国赵胜,作为赵惠文王的特命全权代表,接待黄歇并同黄歇进行会谈。

后来,黄歇成为了春申君,赵胜成为了平原君,位尊至高无上荣誉的战国四君子之列。不过,那是后来的事情了,当时,他们还都不是。

黄歇和赵胜一见如故,会谈进展得非常顺利。会谈接近傍晚时分结束。

气温骤降,下雪了。赵胜为黄歇举行了热情而盛大的欢迎晚宴。赵胜的相府里,宾主尽欢。晚宴结束的时候,黄歇有些微醺。会谈顺利,和赵胜一见如故,邯郸的第一场冬雪,美酒佳肴丝竹仙乐,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黄歇的心情,也很好。赵胜热情提议,陪同黄歇夜游丛台。

春秋时,晋定公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00年,晋国正卿赵鞅(赵简子)将邯郸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从此,邯郸便成为了赵氏的世袭领地。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标志着春秋的终结、战国的开启。从此,晋不复存在,韩赵魏和秦楚燕齐并列“七雄”。

赵敬侯元年,也就是公元前386年,将赵国都城从中牟(今天河南省鹤壁市)迁都至邯郸,从此,邯郸一直都是赵都。

赵武灵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99年)为了阅兵和庆祝胜利而进行歌舞演出的需要,在都城邯郸大兴土木,兴建了丛台。丛台设计奇特,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

用今天的话来讲,丛台无疑就是一个庞大壮观的赵国国家文旅综合体。丛台更是闻名于诸国,去赵国,必到邯郸,来邯郸,必一睹丛台风采。

丛台,还是美女云集之地。

发端于丛台的一种舞步,叫做踮屣,流行和风靡七国。

以至于,那个燕国少年,因为仰慕丛台舞步踮屣,千里迢迢,来到邯郸学步,这就是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成语“邯郸学步”。

3

国相赵胜陪同楚国高官黄歇来夜游丛台,这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那一晚的丛台,一如每个夜晚那样,歌舞升平,烛火璀璨,笑语喧哗,溢光流彩。丛台和丛台的每一个人,都沉醉在这个天上人间的荣华和迷离。

丛台有一条大街,这里聚集着来自七个国家的各种物品。还有邯郸的平民,他们每晚在这里售卖着自己的货品,或美食或手工艺品或衣物,他们来丛台淘生活。

冥冥之中,好似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黄歇。

黄歇和赵胜走进了这条大街。

物品丰富,让人眼花缭乱;美食的香味,夹杂着雪花,让人们口中生津。

在熙熙攘攘、拥挤喧闹的大街上,或明或暗的烛光映照,两个少年伫立在街边,躲避着漫天飞雪和寒气。

他们的脚边有一只柳条编织的篮子,满满一篮子崭新的棉鞋。

他们把双手拢在棉衣的袖子里,棉衣单薄,显然抗不住这晚间的寒风。

不知何故,那两个少年,如同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了黄歇的目光。

两个少年虽然衣着褴褛,却干干净净。他们年纪虽小,却已经显露出不同于常人的挺拔身姿和俊朗身形。

今晚,他们已经站在风雪里许久,他们还没有售卖出一双妈妈亲手缝制的棉鞋,还没有吃上晚饭。如果今晚售卖不出这些棉鞋,等待他们的不仅有异父异母哥哥的辱骂,更会有继父的一顿毒打,还会有妈妈一晚上的暗暗哭泣。

黄歇站在少年的面前,用手爱怜地拍了一下高一点的那个少年的肩膀,又抚摸了矮一点少年的头。

黄歇买走了一篮子棉鞋。

走出几步,黄歇转回身来,取出两件锦袍,递给了两个少年。

两个少年,跪倒在雪地里,表达他们对这个陌生人的感激。

赵胜感叹:左徒有君子之风。

黄歇说:彼此。国相大人奖掖。

那个时候,不到40岁的黄歇已经登上楚国左徒的高位,且深受楚王赏识,正是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之时。

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自带气场,光环加身。俊朗的他,气度超群,散发着无与伦比的成熟男人的无尽魅力。

想来,在风雪之夜的邯郸丛台,也是如此。

两个少年,手捧锦袍,注目着黄歇挺拔的背影,直至消失不见。

4

楚顷襄王敏锐地洞察到,如果再不改变和秦国的外交战略,楚国很快就要亡国了。

为了楚国的生存,楚顷襄王不得已向秦昭襄王服软。

他的低头,是为了换取国家的生存空间。

有些时候,要想挺直腰杆,得先弯下腰。

秦昭襄王说,可以啊,寡人可以不打楚国,但你得把太子送过来!以向寡人证明你的诚意。

楚国太子熊完作为人质,左徒黄歇陪伴,前往秦国。

此去,10年。

公元前263年春天,楚顷襄王病危不治。

黄歇舍命而为,将自己置于险境,“偷梁换柱”,熊完得以逃回楚国。

公元前263年秋天,熊完登上楚王大位,是为考烈王。

熊完深知,这一切得之不易。

如果没有黄歇的10年不离不弃,如果没有黄歇的舍命相搏,哪里会有楚王熊完?

感激涕零。

于是,楚考烈王熊完封黄歇为楚国相国,赐地淮河以北十二县作为封地,尊号春申。

5

公元前262年的冬天,楚国都城陈城异常寒冷。

大雪连续下了三天。国都大街上铺满厚厚积雪,寒风凛冽,滴水成冰。

这一天下午,楚国的国相春申君黄歇正在相府批阅公文。

衙役手捧一件锦袍进来:禀报相国,门外一个青年求见,说是相国的邯郸故人。

锦袍虽然年代久远陈旧,却整洁干净,散发着隐隐幽香。

手抚锦袍,黄歇的内心似乎被什么所触动,思绪一下子飞奔到11年前风雪之夜的丛台。

门外的青年来到黄歇面前,拜倒于地。

他的名字叫做李园。

从此,赵国人李园,做了楚相春申君黄歇的门客。

6

来年春天,一日,楚相春申君黄歇和门客李园谈论国事。

黄歇好似突然想起一件深埋记忆已久的事情,问道:那晚在丛台和你一起站街卖鞋的少年,可是你的弟弟?他现在哪里?他可安好?

李园告诉春申君,那个少年,是自己的亲弟弟,这些年,他们颠沛流离,贫困交加,一直相依为命。自从做了相国大人的门客,加上相国大人的赏赐,收入颇丰,衣食无忧。还在国都购置了一处院落,他们一起住在那里。

李园特地告诉春申君,他的弟弟患了一种怪病,羞于见到外人。但他对一面之缘的相国大人一直念念不忘。那件锦袍,他的弟弟只在丛台那晚穿过一次,从此再也舍不得穿,一直珍藏着,盼望着今生能够再见到相国大人。

11年了,他们终于找到了,在丛台的风雪之夜,慷慨买走他们的棉鞋,向他们赠送锦袍的贵人。

黄歇决定去看望李园的弟弟。

7

那个春天的晚上,在门客李园幽静雅致的院落,门客李园用心为国相黄歇准备了一场精致晚宴。

酒过数盏。

忽闻佩环之声,幽香袭来,烛火摇曳。

一个妙龄少女,出得厅堂,满室生辉。

春山横斜,流水浮香。远山含黛,眉目传情。

阅人无数的国相黄歇,被少女的绝世美貌所惊,竟然把一盏酒洒在了自己的锦衣上。

李园和少女双双跪拜于地。李园告诉国相,这就是国相大人11年前丛台风雪之夜,见过的那个少年。

她是自己的亲妹妹,她的名字叫做李环。

红袖添香,国相黄歇畅饮。

宴罢,门客李园和妹妹李环送辞国相。

微风习来,春风荡漾。

国相登车,李环回转。

隐隐的夜光里,衣袂飘飘,春风掠起李环的长发。

风姿妖娆,渐渐行远。

国相黄歇的车马却原地未启,他坐在车里,透过锦幔的缝隙,凝视着她的背影。

国相在内心感慨,既以背影惊天下,何以转身乱芳华。

未曾想过,李环却转回身来,疾步走向国相的车驾。

梨花带雨,眼角含泪。

李环站在夜色里,轻声对春申君黄歇说:

“将军,带我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