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市医疗保障局立足岗位职能,切实发挥医保基金战略购买作用,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基层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积极支持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抓牢支付方式“着力点”,在政策上支持。2022年清算工作中,全市19家公立医疗机构累计发生统筹费用62297.83万元,DIP清算实际拨付62657.24万元,通过结余留用激励、合理超支分担,累计补偿公立医疗机构359.41万元,有效支持了公立医院在支付方式改革下的健康发展;改革后,三级医院基层病种收治率由60%降低为30.1%,二级医院基层病种收治率由35.9%提高至65.6%,有效促进了分级诊疗。
找准带量采购“突破点”,在资金上支持。2020年以来,全市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各类集采,药品耗材平均降幅53%,药耗成本显著降低;按照中选产品总金额30%预付给医疗机构,缓解医院资金压力,共拨付383.6万元结余留用资金奖励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可按照“两个允许”政策使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参加种植体联盟集采,单颗牙种植价格降至6000元以下,提升公立医院口腔专科竞争力;将集采节约资金用于动态调整公立医院项目价格,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实现“腾笼换鸟”,2023年度新增医疗服务项目28项,修订116项,提高了25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把握基层医院“关键点”,在服务上支持。2023年下半年,医保部门落实医疗保障信息化建设要求,打通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堵点”,基层医疗机构专网已全部连接到位,能正常为参保群众就医购药进行报销;通过完善采购办法、优化配送流程、统一药品目录、强化采购监管等措施,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送率由81%提升至96%,打通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梗阻;组织医保经办人员,医共体牵头单位对基层医疗机构参保政策、医保结算、药品采购等进行培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保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唐 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