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闹新春

本报记者 刘银昌 本报通讯员 潘士清 实习生 张 宁

版次:02  2024年02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潘集区贺疃镇大街上,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市级非遗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赏。

现场热闹非凡,锣鼓喧天,龙腾飞舞、小马灯两军对战等传统年味的表演让人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村民陈志芳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小马灯、舞龙舞狮是我们当地古老的闹春习俗。今天,看到这些传统节目非常开心,感受到了文明祥和的浓浓年味。期盼新的一年,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

演员们通过各色角色的扮演,充分展现了团结合作、自强不息的龙的精神,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生活越来越美好。“今天我们表演的是二龙戏珠,不仅给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节目,也让我们感到快乐。祝愿我们的祖国龙腾虎跃、更加繁荣富强。”贺疃镇花鼓灯艺术团的演员章幼红表示。

贺疃镇通过组织民间艺术团队开展“我们的节日·春节”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营造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大家共同感受到了浓浓的传统年味。

“非遗小马灯等传统节目为广大人民群众增添了龙年喜庆氛围。在春节期间,我们积极挖掘各村的特色文化资源,举办各类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群众的节日生活,助力了乡村文化的振兴。”贺疃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