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受理、有问必应,7×24小时畅通,2023年提供电话咨询服务5万多次——

12329服务热线“心级服务”在身边

本报记者 朱庆磊

版次:01  2024年02月2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新春伊始,记者走进12345市长热线服务大厅12329住房公积金服务专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一声真情问候,一个满意回答,承载着群众的期盼心声,彰显着淮南住房公积金服务的温度与速度。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23年共提供电话咨询服务5万多次,今年1月近5000次,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让群众满意。

住房公积金服务热线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政府部门。“有任何住房公积金问题,请拨12329服务热线。我们坚持一号受理、一体联动,做到有问必应、高效运作,确保7×24小时畅通,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精细的服务。”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民主要咨询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如“没有交社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是否可以申请缴存公积金”“无自有住房租赁住房的提取额度及次数”“职工缴存公积金多长时间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职工如何办理公积金贷款提前还款”等,这些是市民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条热线,一份责任。2023年,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坚守住有所居的制度初心,践行“情系百姓安居、服务淮南发展”的宗旨,持续深化“一改两为”,提升12329服务热线效能,搭建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用心服务,构建主动型服务热线。住房公积金热线建立“回拨回访”服务机制,专人对漏接电话进行回拨,包括因坐席全忙未能及时接听和非工作时间打进的热线电话。2023年,共筛查出漏接电话数量为160个,回拨160个,回拨率为100%;回访公积金中心对客户信访、投诉、建议处理的情况36人次,回访满意率100%。通过漏接回拨,特别是对非工作时间打进的电话进行回拨,客户服务满意度显著提升,实现12329热线服务由“被动应答”向“主动解答”转变,保障每一个问题、每一个诉求、每一个来电得到有效回应。

真心服务,构建创新型服务热线。住房公积金热线自与12345“双号并行”以来,热度不减,受到30多万缴存职工的高度关注。为有效回应民生关切,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于2023年7月上线公积金AI智能语音客服、数字化机器人,解决了传统柜员、热线人员人工繁忙点对点讲解辐射面窄的问题,基本满足缴存职工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实现住房公积金咨询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贴心服务,构建精准型服务热线。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重大政策出台前,提前做好谋划,做好回应准备预案。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