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鼎”与淮南牛肉汤

陈广忠

版次:03  2024年02月2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牛肉汤,从2019年2月2日以来,已经走遍全国的大街小巷,成为老百姓家常钟爱的美食之一。它的诞生、发展和兴盛,就是充满智慧的古今淮南人民,长期精心培育的结果。

淮南牛肉汤的产生,它有什么历史渊源?它是一日之功,还是经过不断研制,而呈现给世人的?它能从浩如烟海的传世文献中,找到哪些依据?

《淮南子》的文献依据

被现代学者胡适称为“绝代奇书”的《淮南子》中,可以找到三条有关牛肉汤的记载:

其一,“函牛之鼎”,诸侯重器。《淮南子·诠言训》中说:“夫函牛之鼎沸,而蝇蚋弗敢入。”东汉学者高诱注:“函牛,受一牛之鼎也。”

函,就是包容、容纳的意思。函牛,就是容纳一头牛。函牛之鼎,指能够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后汉书·刘陶传》李贤注中说:“函牛之鼎,谓大鼎也。”《诠言训》中两句的意思是说,容纳一头牛的大鼎,汤水在里面沸腾,而苍蝇、蚊子之类,是不能进入的。“函牛之鼎”,就是诸侯王专用的“牛鼎”。

其二,屠牛烹肉,“齐味万方”。《淮南子·齐俗训》中说:“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之体。”

这里记载的是西汉初期淮南国大厨的烹饪方法,主要有四种:煎、熬、燎、炙。燎,指用火烧,烘烤。炙,烧烤。《说文》:“炙,炮肉也。”指用火烤肉。齐,通假作“剂”,就是调配、调和、调剂的意思。“熬”,当然指的就是熬牛肉汤。《齐俗训》中六句的意思是说,现在宰杀牛而煮牛肉,有的厨师把它做成酸的,又得把它做成甜的,加以煎熬烧烤,调剂搭配成各种各样的口味,但是它的根本只是一头牛的身体。

其三,“烹牛”放盐,提防变质。《淮南子·说山训》中说:“故里人谚曰:‘烹牛而不盐,败所为也。’”东汉高诱注中说:“烹羹不与盐,不成羹。故曰:‘败所为也。’”

谚,就是口耳相传的意思。《说文》:“谚,传言也。”羹,本义指的是美味的羊肉汤。《说山训》中三句话的意思是说,因此街坊中流传说:“熬牛肉汤而舍不得放盐,所做的食物是失败的。”

《淮南子》中这三条很重要的资料,明白地告诉我们,在西汉前期的淮南国,牛肉汤就已经研制成功了。烹饪的器物用“鼎”;加工制作的方法有“煎、熬、燎、炙”;成品有“羹”,就是牛肉汤;味道有“酸”、“甜”,还要加“盐”;更高档的,是“齐味万方”,调剂出多种多样的味道。

看到2163年前《淮南子》中记载,也引起我们的思索:当今淮南和全国牛肉汤市场上的品种、味道、制作等,比起《淮南子》中所记载的“羹”,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如果退步了,不妨各路精英,全力攻关,研制出更符合《淮南子》中记载的古法精品牛肉汤。

诸侯配享的“牛鼎”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封建宗法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周礼》《仪礼》《礼记》等三“礼”文献中,记载了繁多的礼仪规定,其中就包括祭祀、饮食方面的礼节。

清代乾隆时期的刑部尚书秦蕙田(1702-1764年)所作的《五礼通考》,全面考察了古代“吉、凶、宾、军、嘉”五礼,在卷六十四中记载说:“天子、诸侯有牛鼎,大夫有羊鼎,士豕鼎、鱼鼎而已。”

也就是说,淮南王刘安和王后,是可以享用“牛鼎”的;高才“八公”,大约可以使用“羊鼎”;而“三千”门客,大概只能使用“豕鼎、鱼鼎”了。所以,那个“函牛之鼎”,应该是王、后专用的,所以才能配制出“齐味万方”的牛肉汤。可以想见,这应该就是淮南王牛肉汤的味道。

“牛鼎”有多大?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所撰写的《说文通训定声》中说:“牛鼎受一斛(hú)。鼎,所谓函牛之鼎也。”一斛是多少?东汉许慎所作《说文》中记载是“十斗”。一斗,等于今天的12.5斤;十斗,就是125斤。就是说,“牛鼎”可以容纳125斤的牛肉。

《淮南子》四宝

《淮南子》是淮南王刘安留给人类的巨大宝库,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和学者的心血。当今开发出的传世珍宝有四种:

第一,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北斗斗柄的运行、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月亮的十二朔望月、二十八宿的运行度数、十二音律的管长,以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观测、研究、计算、制定出来的永恒的纪年法。

淮南王刘安在汉武帝建元二年(前139年)献给朝廷,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被编入太初历,通行已经2128年。并且传播到东亚、南亚等许多国家。

阴阳合历的二十四节气纪年法的制定,牵涉到天文、历法、音律、数学等许多学科的复杂问题。二十四节气衍生出的节庆、民俗,物候、农业,饮食、养生,节气、文化等,都与中国和世界密切相关。这个世人关注的重宝,吸引了中外无数的探索者。

第二,美味佳肴,八公山豆腐。淮南王刘安和门客发明的豆腐,造福古今。唐代就已经传到了日本,早已走向了全世界。对于豆腐的原料,《淮南子》中就有21条“菽”的记载。东汉以后,用假借字“豆”取代了本字“菽”。用来作为豆腐凝固剂的是“盐”。西汉时期石磨、陶磨等已经流行,《淮南子》中就有“ (mó)”的记载。“ ”是“磨”的本字,就是石磨。就是说,在淮南王刘安时期,研制豆腐的所有条件,已经齐备。记载淮南王刘安研制“豆腐”的最早文献,是五代谢绰编写的《宋拾遗录》:“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淮南王安,始传其物于世。”其后,记载淮南王刘安研制豆腐的文献,就有40多种。这种营养丰富的美食,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而独占鳌头的八公山豆腐,何时能够漂洋过海?

第三,风味独特,淮南牛肉汤。按照封建礼制规定,诸侯王必须使用“牛鼎”,来烹制牛肉汤,这样才合乎礼仪。可以知道,《淮南子》中记载的“函牛之鼎”,“齐味万方”,应该就是实录。所以,我们不妨称之为“淮南王牛肉汤”,它就是今天“淮南牛肉汤”的鼻祖。

第四,养生延年,《淮南子》健身操。《淮南子·精神训》中记载了六种导引功法,就是:“熊经、鸟伸,凫浴、猿躩,鸱视、虎顾。”它是根据《周易》和中国道家《老子》《庄子》的阴阳学说,结合人体的吐纳、经络特点,而研制出来的最适合人类养生、健身的功法。以淮南市太极拳协会为主导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多的精心打磨,《淮南子》健身操终于研制成功,这是在淮南诞生的新的文化创新产品。有朝一日,一定会同《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一样,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体育锻炼项目,登上更大的舞台。

人生如白驹过隙。西汉前期淮南王刘安和“八公”科研团队,以其非凡的才智,创造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科研成果,至今仍然熠熠生辉,世人永远铭记他们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走进新时代的淮南“八公”们,锐意进取,一定能够弘扬优秀文化遗产,研制出传世的淮南五宝、六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