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用电营商环境良好口碑的“寿县样板”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李大龙 宋 威

版次:A01  2024年02月0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非常感谢供电部门和园区管委会帮我们解决了用电接入问题,这样我们学院的安全用电难题就彻底解决了。”近日,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的用电接入问题终于“尘埃落定”,经过国网寿县供电公司与新桥园区管委会的积极协调,在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新桥校区附近将新建2座10千伏开闭所,从而保障了该学院以及周边企业客户的安全可靠用电。

作为合肥市“1331”城市空间布局的产业新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的桥头堡,目前寿县新桥、蜀山两家园区内共有200余家企业入驻,园区已然成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国网寿县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园区电力营商环境建设,牢牢依托政企联动平台,将“获得电力”作为营商环境再升级的关键,从减环节、压时限、降成本、优服务、强电网等多个方面,推出一系列便利措施,持续简化办电流程,提升企业办电体验,努力打造用电营商环境良好口碑的“寿县样板”。

“我们变压器的容量是3600千伏安,用电需求量很大,好在有你们的‘把脉问诊’,我们企业非常放心。”2023年12月初,在寿县新桥工业园安徽达因汽车空调有限公司的组装车间,该公司负责人李正江对前来走访的供电人员表示感谢。国网寿县供电公司始终重视服务联动,主动联系园区管委会,致力于打造政企服务“强前端”,结合园区方面主动梳理计划新增开工项目,公司积极打造以四级职员牵头,营销、运检、发展三部门业务骨干配合的新桥园区专职服务团队,有效对接园区新增重点项目,科学做好园区电网专项规划,持续扩大“即申即享”服务措施落地,努力为园区企业提供“办电-接电-用电”全周期服务。

近日,在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天达无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沈树权仅用1天时间便完成设计图纸联审和实地联合勘察工作,相比之前高达1个月以上的审批时间,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还减少了各种费用成本,沈树权对如今的营商环境表示非常满意。国网寿县供电公司积极协助园区管委会,在推动企业节能增效服务上出实招、见实效,定期走访园区企业,宣传需求侧响应、容改需、尖峰电价等电价政策,听取企业意见建议,解答用电难题。同时推动园区方面在审批流程上持续优化,明确用户建筑区划红线外电力接入工程出资界面、资金拨付、工程衔接等事项,将供配电设施建设至客户红线,严格按照“就近接入”原则,最大程度减少客户投资,让企业在“零投资”政策落地中得到实惠。

2023年12月初,35千伏炎刘-刘岗线路工程顺利完工,比预计投运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园区供电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保障。近年来,国网寿县供电公司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与园区管委会就建设用地、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协调,及时调整服务措施,加大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先后在新桥国际产业园区新建110千伏新桥变电站1座和10千伏线路8条,并计划于2025年新建220千伏安丰变,主要用于地铁S1号线牵引站供电,同时转移220千伏广岩变部分负荷,助力园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入,寿县公司持续融入地方发展规划,全力推进“三零”“三省”服务,大力支持招商引商工程,在与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下,全县25个乡镇的各类企业客户均享受到了及时、可靠的电力保障,用电服务始终想在企业前面、做在发展前面,为企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厚植了优渥的电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