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村集体经营性收益达到167.79万元。2023年村集体经营性收益210.6万元,同比增长26%。”寿县大顺镇大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树标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年来,大顺村紧跟农业生产“大托管”部署,盘活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取得了发展实效,结出了发展硕果。2023年底,该村荣获淮南市第三届集体经济项目擂台赛二等奖。
2月4日,立春节气,在大顺村长瑞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大棚外白雪皑皑、气温零下,大棚内暖意融融、绿意盎然。一垄垄草莓长势喜人,嫩绿的草莓秧沿着田垄铺开,一个个鲜红娇嫩的草莓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诱人。果香满棚、沁人心脾,合作社负责人杨周正在忙着采摘草莓。
“现在草莓的价格在20元至30元之间,一亩地的利润4万元左右。通过农业生产‘大托管’,我今年种植了110亩草莓,忙碌时节,能带动十几个人就业,工资13元一个小时。”杨周满脸笑意,“我种植的草莓特别甜、口感好,现在正是上市时节,欢迎大家前来采摘品尝。”
“大顺村现在有草莓种植大户12户,他们不仅靠着勤劳的双手,种植草莓实现个人致富,还吸纳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李树标告诉记者,“近年来,大顺村实施以‘党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经济发展模式,推行‘土地入股到村、村级经营、收益保底’运营模式,采取村级自营与委托经营两种管理模式,推动农业生产更集约、更高效。目前全村总托管面积已达6500余亩,其中村级自营土地有1600亩,实现了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双赢。”
不仅如此,大顺村通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入户走访、广播宣讲、发放一封信、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广泛宣讲农业生产“大托管”相关政策措施,开阔农户的经营思路,目前先后流转土地140余亩发包给大户发展果木种植、360余亩种植草莓、300余亩种植瓜蒌,还发展了3户养猪大户、8户养牛大户、1户养鸡大户、3户瓜蒌种植大户等。
同时,大顺村依托村电商平台,成立了寿县六六顺农产品销售有限公司,注册了“徽顺农”商标,在线上和线下销售本村农特产品、村集体自营收获的油菜籽、香稻和加工生产的菜籽油、香稻米等,多措并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乡村产业兴旺,带动了集体经济发展。有了集体收入,村党总支也着手为村民谋取更多福利。大顺村先后投入20余万元购买150余盏路灯,将各个村民组道路进行亮化,解决了群众夜晚出行不便问题;投入6万余元对村庄道路损坏路面进行维修,拿出36000余元为脱贫户、监测户购买防贫保险,还给每一个参军入伍的家庭发放了5000元慰问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多方面的措施和手段,持续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升级,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李树标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