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服务照亮群众返乡路

本报记者 周莹莹 本报通讯员 李大龙

版次:03  2024年02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国网寿县供电公司迎河中心供电所的陈学兵、陈庆二人忙得不亦乐乎。他俩告诉记者,随着返乡群众越来越多,用电报装、巡视抢修、走访宣传等工作应接不暇,陈学兵、陈庆管辖的台区客户数量是最多的,作为老同志,他们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对这里的乡亲更是感情深厚。

“他乡当头月,不及故乡灯。在外跑了快一年,就盼着赶紧过年,还是家里好啊。”在寿县张李乡高台村返乡人员时召素家的小院里,时召素和前来上门走访的陈学兵、陈庆二人有说有笑。时召素表示,自己刚到家不到一个小时,供电人员就上门帮助检查用电线路、漏保等设备。陈学兵告诉时女士,由于家里的线路设备长时间没有使用,所以近两天要多注意观察,如果有用电问题可以随时拨打客户经理电话,还可以登录“网上国网”app或“国网安徽电力”微信客户端进行线上办理。交谈中,陈学兵教会了时召素如何进行线上办电。时召素感慨到,听着熟悉的乡音,感觉还是家里人亲切。

为了确保春节期间人民群众安全可靠用电,国网寿县供电公司积极开展“暖心微服务 电亮返乡人”等一系列活动,供电人员主动走访当地政府和村委会,及时了解和掌握返乡人员信息,提前巡视、提前消缺、提前联系,为返乡人员用电办电开通“绿色通道”,“皖美”党员服务队分组走村入户,积极宣传冬季安全用电知识,做好辖区电力线路设备巡视和隐患消缺,在电杆、公示栏等区域张贴“致用电客户的一封信”,发放电力便民服务卡,及时解决群众的用电问题,为乡亲们送去了精心又暖心的“用电服务套餐”。

近日,在迎河镇街道的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前,时英旭正在给自己新买不久的电动汽车充电。早在去年,国网寿县供电公司在迎河镇街道安装了2台充电桩,而充电桩的位置就在时英旭家的旁边。时英旭思考再三,和妻子商量后便新买了一辆电动汽车。“老陈,我正给电动车充电呢。刚才看你开着抢修车过去了,等下忙好了,晚上一起喝一杯啊。”充电间隙,时英旭给陈学兵打去电话,都是乡里乡亲,连寒暄都显得那么惬意。

迎河中心供电所负责人张怀悦告诉记者,近年来寿县地区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同时外地来寿的新能源汽车也日益增多,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国网寿县供电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积极争取上级公司专业技术支持,于2023年在各个乡镇全面建设充换电装置,目前已达到每天200辆次的充电服务能力,有力保障了春节期间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

“刚接到电话,肖严村的陈文海一家回来了,让我们过去家里看看用电情况。”刚刚巡视完线路的陈学兵等人,在食堂匆匆吃了口饭,便驱车朝着肖严村的方向驶去。接下来的一个礼拜,他们将会越来越忙。

“忙点好啊,让回来家的乡亲能过个亮堂、温暖的新年,再忙也是值得的。”该公司市场营销部支部书记柏松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公司已先后组织走访各类用电客户18106户,发放安全用电宣传资料3万余份,办理返乡人员用电业务820余项,全体党员服务队队员坚守岗位、时刻待命,及时解决各类用电问题,全面保障春节期间安全供电、可靠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