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微警务” 服务“大民生”

本报记者 吴 巍 本报通讯员 郭 晨 李延春

版次:03  2024年02月0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26个“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工作群,10000余名群众;从法制宣传到提醒告知,从化解矛盾到安全防范,从便民服务到协助破案,一条条温馨的警民互动,一串串花式的群众点赞……

“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实施以来,大通公安分局按照省公安厅部署要求,以“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为支点,切实推动警务前置、服务前移,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平安守护、零距离服务群众,全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服务群众“保姆式”,为民办事“加量”

“衣藏蓝兮配吴钩,雨雪冰霜战未休。车头警灯经寒暑,帽上国徽伴春秋。奔忙总为人民事,心头常是群众忧。不忘初心生壮志,每在激流作渡舟……”1月10日是中国人民警察节,当天上窑派出所民警代玉珍所在的方楼村“网上警民议事厅”微信群内,辖区群众写了一首赞美诗,后面紧随而来一连串的点赞。

民有所需,警有所应。一直以来,大通公安分局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要求社区民警在微信群内及时回应群众关切,竭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代玉珍始终坚持“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群众在微信群反映“东西丢了”“电线杆歪了”“路面破损了”“怎么办理身份证”等等,只要群众有需求,他总是第一时间回应,自己能办的马上办,自己办不了的,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解决。群众由一开始的观望,到现在的信任和支持,民警代玉珍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

绘就云端“新枫景”,调解纠纷“加速”

“以前做社区工作全靠一双腿,自从有了微信群,网上网下结合起来,工作效率提高了,群众更加满意了!”说起“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省最美基层民警的大通派出所副所长陈月英感触很深。

当了十几年社区民警,陈月英深知社区工作看似都是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小事,但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就可能变成大事。“大家都看看,太没素质了,这么多电瓶车占着充电位置不充电!”陈月英发现自己的居北社区“警民议事厅”微信工作群内有群众发了一张电瓶车乱停放的照片,并在群里发牢骚。以前遇上类似的事情,部分群众一言不合就报警、稍有不慎就造成邻里纠纷,需要民警上门苦口婆心做调解。现在不一样了,陈月英马上在群里回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请大家把充电的位置留出来。另外,也请大家多多理解,最近雨雪天气多,电瓶车没地方放,我会向物业反馈一下这个问题。”群友们一看纷纷表示理解,不到几分钟,一场矛盾就此化解。

平安防范“全时空”,安全守护“加码”

“各位居民:为维护辖区稳定,大通派出所定于今日招募义务巡逻志愿者参与复杂场所、路段巡逻防范……”“提醒告知:昨日,我辖区发生一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根据大通公安分局统一安排,居南社区民警苏立桥定期在群内发布巡逻防范招募、提醒告知等信息,不知不觉中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了大幅提升。

1月22日,苏立桥接到一起报警:赵先生在网络贷款时向一个账户转账16万元,想起微信群里民警经常宣传的提醒告知,感觉自己可能被骗了,于是赶紧报了警。苏立桥了解详细情况后,立即与某平台人工客服取得联系,并成功挽回了群众损失。

从“指尖”到“心间”,“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机制的内涵正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大通公安分局将持续开展好“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搭建警民“连心桥”,推动基层治理与警务工作相结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真正把工作服务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淮南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