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首位产业” 加速“聚链成群”

版次:02  2024年02月0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上接一版)

抓龙头、引总部、聚关联,我市以新桥国际产业园、淮南经开区、淮南高新区等为载体,积极打造与合肥优势互补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截至2023年底,寿县新桥国际产业园已集聚新能源汽车领域企业34家,淮南高新区集聚企业17家,淮南经开区集聚企业17家,2023年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新增规上企业11户。目前,全市已集聚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300余家,2023年营业收入预计达到140亿元,增长20%。

推广应用有力度

深化产供销合作,为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良好发展环境。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推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新能源货车替代,加快促进“淮材”相遇、“淮品”共享。

2023年更新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车445辆,新能源更新比例占93.1%,投入运营新能源公交车762台,新能源更新比例达100%。2023年市直党政机关更新车辆共48台,其中新能源车辆为25台。新建新能源车辆充电站5座、扩建2座,新建充电桩455个。开展“服务费半价优惠”+“充电送礼”活动,市区目前共有新能源车辆充电站8处,累计服务近4000台次、充电近10万度。共有充电桩6000个,基本形成了2公里半径充电服务圈。

产业生态有保障

以“首位服务”推进新能源汽车“首位产业”发展,靠前服务、做好保障,全面营造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

去年以来,坤泰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淮南高端论坛、“中国新能源汽车之路”专题培训班、“政府及产业基金融智服务”培训会、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供应商大会、哪吒汽车价值链供应链大会、淮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相继举办,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淮发展充分造势、借势、用势。

后市场领域,我市加快组建全市充换电运营公司,淮南交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举办了以“为汽车消费充电 为乡村振兴添绿”为主题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吸引了20多个国内知名汽车品牌参展,促进了我市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其兴可待。正如本月举行的淮南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的推介词中所说:“希望各位企业家关注淮南、选择淮南、投资淮南,以商招商、以企招企、以才招才。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实的行动、最优良的环境、最优质的服务,与大家携手同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