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 巍
1月5日,中国信通院、省经济和信息化厅、马鞍山市政府联合举办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交流会,这是首次专门针对“亩均论英雄”改革召开的全国性会议。会议发布了全国《“亩均论英雄”改革典型案例集(2023年)》,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亩均论英雄”改革赋能园区提质增效》获评2023年度全国专项创新案例。
近年来,淮南经开区以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先行先试、努力在低效用地整治、要素资源配置、企业效益评价等方面打好组合拳,将“亩均论英雄”贯穿于项目招引企业服务全过程,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工业高质量发展之路。2023年,该区获批全省首批“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唯一开发区试点单位,经验做法被国务院减负办第11期《减轻企业负担工作简报》采用推广。
“一边是新的项目用地紧张,一边是部分已拿地企业经营不善或土地长期‘沉睡’,土地效益得不到发挥,实施‘亩均论英雄’是园区打破发展‘枷锁’的迫切需要。”淮南经开区经济发展局负责同志表示,该区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提高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大“双招双引”和企业服务力度,推动土地资源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地高质量利用。
用好“指挥棒”,评价才能更有“精度”。该区出台“亩均论英雄”实施方案及补充意见,实现现有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规下企业“全员体检”,将占地5亩(或租赁标准化厂房3000平方米)以上的规下工业企业纳入考核范围。围绕投入强度、产出密度、引领厚度、创新高度等四个维度,创新开展A类企业五星评价。根据企业规模、行业类别,每年评选“亩均效益领跑者”10强企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扩增产能、嫁接重组等方式,提高亩均效益,集约节约发展,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该区结合经济综合贡献,针对地方留存部分,5年地方所得部分全部返还,同时采取金融支持、股权丰富、基金介入等方式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为园区经济发展做好要素保障。加快推广“亩均信用贷”,鼓励支持“亩均效益”评价为A、B类且企业资产负债、盈利情况等指标符合银行信贷准入条件的企业申请“亩均信用贷”。合理考虑企业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前景等“软信息”,积极探索开发多元化融资贷款项目。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