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年夜饭

管淑平

版次:03  2024年02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盼望过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连盼望中都带着愉悦和欣喜。那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喜气洋洋、邻里邻外欢歌笑语的场景,也只有在过年才能感受得到,心里怎能不期待呢?

小时候的我,其实并不太懂什么是年味,那时只觉得过年是一件比较庄重的事情。我们的言行举止在过年的这几天里,都变得规规矩矩,遇到亲朋好友、邻里人家,也不再腼腆,而是主动上前热情问候。趁着长辈们欣喜聊天的时候,我们在他们面前撒娇,还会获得过年的红包。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除夕节里的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一张不大的桌子边,幸福地聊着家长里短。只要是关于过年的话题,大人们几乎谈都谈不完。而我们小辈,坐在旁边也同样听得入神。

团团圆圆,才是过年;满满当当,才是年夜饭。看着那一碗碗端上桌子的饭菜,我们的心里也是充实的。尤其是在苦难年代,美味的饭菜是极为不易得的。通常,一家人也是省吃俭用,除非有贵客来访,或者过年过节,才肯把挂在阁楼的腊肉取下来。然后将腊肉清洗,切片,再加土豆丝,一同小炒。蔬菜,绿油油的,不论打汤,还是同腊肉翻炒,都清脆爽滑。我们的碗里,是白白胖胖、剔透软糯的米饭。熟悉的家常小菜,胜过山珍海味,我们一脸幸福,吃得津津有味。

不过,令我比较焦急的,就是得在过年前写完寒假作业。于是,腊月天里,父母忙着腌制腊肉,购置年货,而我要忙着写作业。也不管字迹如何、答案对错与否,快马加鞭地将试卷上的空白填完。至于在学校里,是否会被老师责骂又是另外的一件事情了。

除夕这天,家人们早早地起来,收拾屋子,将房间的里里外外、犄角旮旯都仔仔细细地打扫干净。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贴上窗花与春联,顿时也就有了过年的气息。放一串儿鞭炮,就是对过年的迎接。噼里啪啦的声音,伴着从屋子里边飘出来的饭菜的香味,这年味就飘进了我们小小的心里。

大年夜,一家人围炉而坐,长辈们谈天话地;而厨房,传来的是一阵阵菜刀与案板的碰撞的声音;悠香的米饭,带着清甜的味道;炸酥肉,酥酥脆脆;红烧排骨,鲜美多汁;腊肉、腊肠,带着柏树枝的清香味道,紧密的肉质,能够清晰地看到一圈圈细致的纹理;清汤小菜,泛着袅袅热气;炸鱼肉,外酥里嫩,象征着年年有余。

等饭菜上桌,一家人按照辈分分别围坐在桌子边,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着春晚。这种可观可感、可言可盼的过年,也最有仪式感,成为了我们儿时的一大抹不去的记忆,以至于成年后的我们想起时,也带着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