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八公山区医保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参保群众在就医负担重、报销不方便、政策知晓率不高等存在的实际问题,不断优化医保为民服务措施,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医保难题,初步取得良好成效。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围绕群众在就医购药期间遇到的实际问题,广泛听取各医药机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同时,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和问题解决流程,重抓实抓,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期间,涉及医保报销不方便、医保电子凭证激活难、加强医保政策宣传等意见、建议已全部得到解决。
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医保窗口常态化受理门诊慢特病认定申请,并进一步优化门诊慢特病证办理流程,将门诊慢特病受理等业务下沉到镇(街道)、村(社区)医保服务网点,积极推行线上办理门诊慢特病申报办法,方便参保群众就近办理。向镇(街道)、镇卫生院发放医保终端机用于查询办理医保业务,方便群众就近获得优质医保服务,及时享受到门诊慢特病待遇。
加强医保政策宣传培训。加大基层医保经办人员业务培训,重点围绕门诊慢特病办理、异地住院如何报销等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进行详细解读,提高基层医保经办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制作发放10000余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享受门诊慢特病病种待遇认定政策宣传单》《致全市城乡居民参保及报销待遇的一封信》宣传海报及折页,不断提高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管理。对辖区定点医疗机构开展医保基金监管,规范医保报销行为,严厉打击欺诈骗保等违规行为,召开八公山区乡镇基层医疗机构医保管理会议,要求各村卫生室积极为群众办理报销业务,保障农村参保群众能够享受医保待遇。目前,全区所有村卫生室都能进行医保报销结算。
(本报记者 贾 静
本报通讯员 朱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