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多点助力返淮农民家门口创业

版次:02  2024年02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2023年以来,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多点助力,扎实做好农民工等重点群体返乡创业工作,帮助返淮农民创业乐业,取得显著成效。

为发挥创业典型的带动引领辐射作用,我市聚焦安徽省农民工“优秀创业项目”和“返乡创业之星”评选、创业安徽大赛等活动,激发返乡农民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同时,结合“2+N”招聘会、“春风行动”等活动,通过创业信息发布、创业政策宣传、创业项目引导等形式,普及就业创业知识,引导返淮人员返乡创业。大力实施“创业淮南”行动,组织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培训活动,丰富创业培训内容,提升创业技能,增强创业素养,进一步提高创业培训效果。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4190人次。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减轻创业负担,我市通过降低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提高创业担保贷款额度,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将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发放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最高可贷款提高至400万元。2023年以来,发放返乡农民工和农村自主创业者创业担保贷款621笔13077万元。同时,加大创业园区升级提质,实行联合审批、税费减免、社保补贴等“一站式服务”,为返淮创业人员搭建优质创业平台。目前,全市建设各类创业园22个,创建7个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65户,吸纳就业2700余人,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效果。

我市依托创业服务云平台,集中发布创业政策、场地信息等,为创业者提供政策资讯、孵化对接、资源发布、创业贷款、社会投资、财税法律等服务。目前,已组织21位本地创业专家、47家本地服务商入驻平台,全市2.1万名个人创业者、0.54万家创业企业在云平台接受专业服务。 (本报通讯员 王 斐 王园园

本报记者 鲁 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