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加速”守护群众“大平安”

——我市开展农村三、四轮电动车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版次:01  2024年02月01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记者 吴 巍

1月30日,腊月二十,淮上大地年味渐浓。

当天一大早,“全国文明村镇”大通区洛河镇王庄村村部便热闹起来,一辆辆三轮、四轮电动车陆续涌进村部院子,驾驶人下车后互相打过招呼,围聚到一起聆听村委会工作人员宣讲三、四轮车整治政策、道路出行安全提醒,随后根据引导仔细填写三、四轮车信息登记表、签订《道路交通安全承诺书》、领取车辆编号牌。

连日来,这样的场景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持续上演,一场“攻坚战”正在广泛打响。

出行,是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之一,道路交通安全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民生大事。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动三轮、四轮车数量在农村地区迅猛增长,但由于车辆安全性能差、使用群体年龄普遍偏大、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不高,不仅干扰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也导致交通事故高发。为全力预防和减少涉三四轮车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筑牢农村地区生命守护防线,1月初,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启动农村三、四轮电动车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摸清底数信息是专项整治的基础,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是攻坚行动的目的,为三、四轮车开展编号服务成为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的重要环节。王庄村村部是专项行动编号服务点之一,记者在该编号点看到,工作人员用毛巾细心擦去车辆后部的灰尘,在醒目位置认真贴上编号牌,并对每一位驾驶人再次进行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提醒。

“农村交通事故存在着抢道逆行、超员竞驶、不戴头盔、违法载人等七大风险点,大家驾驶电动车时,要牢记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违法载人、不随意拐弯调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大通大队负责人鲍春巡回宣传至王庄村编号点,随即分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手册,面对面向群众做起宣传工作。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