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版次:A01  2024年01月30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谢家集区司法局突出普法依法治理职能优势,抓牢关键人群、抓实关键环节、抓紧关键时期,积极探索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有效举措,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强化示范引领,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谢家集区司法局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效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印发《关于深化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实施方案》《谢家集区人民政府学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各级党(工)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列入专题、系统研讨,推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组织全区领导干部参加2023年度宪法法律知识线上测试,通过率达到100%。

夯实基层基础,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效。坚持精准选任、精准培养、精准使用,谢家集区司法局全力助推法治乡村建设,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治理新格局,全区共培育法律明白人349人。深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抓好法治文化阵地提档升级,强化保护责任,实行动态管理。2023年度新建区级法治文化公园1个,法治文化广场3个,为青少年法治文化阵地、宪法宣传广场等8个法治文化阵地修缮基础设施,更新宣传内容,丰富文化内涵。坚持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提升基层法治水平,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截至目前,谢家集区共有20个村(社区)获得“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称号,创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个。

创新普法形式,打造全媒体法治宣传传播体系。谢家集区司法局实施法治助力成长“护航”行动,深入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习宣传。实施普法惠企利民行动,联合工商联、交通执法三大队等部门开展“暖企惠企 普法先行”活动,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法治意识。实施法治生活“融合”行动,积极服务妇女、老年人、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组织开展反诈骗、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等针对性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强化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和渗透力,激发群众学法积极性,目前在安徽法制报、淮南日报、谢家集区发布等省、市、区级主流媒体刊登法治新闻124篇,利用“谢家集司法”微博账号对各类法治信息同步推送。

(本报记者 苏 强

本报通讯员 宋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