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中心村建设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编制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规划必须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与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起来,通盘考虑城乡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因素,系统谋划、精心设计,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田园乡村。
一是塑形。引导村庄紧凑布局,推进村域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生活空间宜居舒适。坚持因村制宜、量体裁衣,保护山水田格局、延续路巷肌理、尊重农房院落布局、增设公共空间体量,做到“一村一特色”;临近高塘湖的村庄形成露水面水的空间风貌,靠近上窑山的农村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格局,地势平坦的村庄构建田村相间的田园格局。力戒城市规划思维,避免农村“不像农村”的现象发生。
二是赋能。坚持强弱项、补短板、锻长板,提高村域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规划推进生产路、村组路、入户路硬化及路网优化,加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养老托幼、电商网点等设施配置,优化水系、林网、绿道等空间布局,统筹污水处理、卫生厕所、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利用等规划建设,增设消防、应急、防疫等设施,让中心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三是强业。产业振兴是中心村规划的着力所在,结合乡村资源禀赋,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的原则,在有效衔接区域主导产业和本村传统产业基础上统筹谋划好产业选择。合理安排村庄产业发展空间,注重规划“留白”,有效保障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用地。深度发掘农耕农味农趣,做活做精土特产文章,打造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引擎。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专业村、乡村民宿、农家乐等业态扩面提质。以乡镇为单位成立强村公司,村村联合,盘活镇域优质资源,全面提升乡村产业层次。
四是铸魂。乡土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编制实施中心村建设规划,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加强各类建设风貌管控,不搞大拆大建,全力保护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原始风貌,保留乡土韵味,留住田园乡愁。规划推进综合性文化阵地和服务中心建设,广泛开展文明村、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提升农民精神面貌。规划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平台和载体,激活乡土文化资源,继承发扬优秀乡村文化,创造更具有时代生命力的乡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