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作为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批入驻潘集分院的专家之一,近半年来兼任潘集分院骨科第一主任,在潘集分院成功开展20多项高难度首例手术,填补了潘集分院多项技术空白;他,克服工作生活各种不便,义无反顾扎根基层一线,只为坚守医者初心,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他用医者仁心温暖患者,用精湛医术战胜顽疾,用崇高医德影响新人……他就是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陶奇昌。
医术精湛,填补分院多项技术空白
2024年1月2日一早天还没亮,陶奇昌主任就驱车从田家庵区出发,通过高皇渡口赶往潘集分院,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路程,早上8点不到,他已在医院骨科病区巡诊。坐诊、手术带教、教学查房、基础理论培训……在潘集分院骨科,经常能看到陶奇昌忙碌的身影出现在手术室、患者病房和诊室里。
陶奇昌说:“能通过平时的工作,治病救人,解除病痛,给患者以信任,给患者家属以责任,这就是我当初选择医学专业所考虑的。”而他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份医者初心。
2023年7月24日,刚入驻潘集分院不到半个月,陶奇昌就为一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重度骨关节炎患者实施了全髋关节置换术(四类手术),他采用髋关节DAA入路(中科大一附院“尚氏入路”),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术后第2天已下床活动,DAA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潘集地区尚属首例。
第一例双侧股骨头坏死微创前路(DAA)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第一例复杂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三柱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第一例胸12椎体骨折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近半年,陶奇昌已在潘集分院开展关节置换、四肢关节复杂创伤(微创)内固定手术、脊柱创伤微创手术等各类较高难度手术60余例(项),开创了潘集分院多项技术先例,提升了潘集分院骨科整体医疗水平。
医者仁心,用心诠释医者温度
“我们家就住在潘集,在本地就近做手术,光住院费用就省了6000多元,在‘家门口’住院我们亲属照顾起来也方便多了。”患者於先生双侧股骨头坏死,2023年5月在医院本部由陶奇昌主任亲自做的前路人工全髋置换手术,今年10月需要做另一侧髋关节置换术,出于对陶奇昌主任的信任,他们决定就在潘集分院做手术。於先生的家属喜滋滋地说:“专家下沉到基层一线,做我们的‘健康保护神’,我们放心!”
“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医术精湛,妙手回春”“良医有情解病,神术无声除疾”……在潘集分院骨科科室墙上,一面面锦旗表达了患者对陶奇昌的赞誉和肯定,也见证了一个个患者救治的温暖故事。
刚去潘集分院入驻时,陶奇昌在总院治疗过的一些患者需要复诊,为了不影响潘集分院工作,更好地做好患者术后随访工作,他就利用周末及工作日下班后的晚上时间,为总院患者复查,尽管白天已在潘集分院忙碌了一天,但他从不抱怨,对待每一位患者都是认真检查,耐心叮嘱。
攻坚克难,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从医二十多年来,陶奇昌虚怀若谷、精益求精,把治病救人梦想当信念、把工作当事业、把患者当亲人、把付出当快乐,用仁心仁术守护患者生命健康。他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医学论文,曾获得中国好医生读片大赛——淮南赛区第一名、“安徽省优秀青年卫生志愿者”称号,多次获得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十佳医生”称号。
从总院派驻到潘集分院工作,困难重重,但他都一一克服,从无抱怨。潘集分院离总院距离较远,而且上下班交通拥堵,他就坚持每天起得更早,回得更晚;爱人作为高三英语老师,每周要看守两个晚自习,两个孩子没人照看,他只能请求老人帮忙;分院长期手术量不大,病人信任度不高,他就耐心接诊,认真完善手术方案,用一个个成功的手术提振科室信心、增强群众美誉度……潘集分院骨科在当地渐渐声名鹊起,慕名就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
“医院全面托管潘集分院,我们首批进驻潘集分院的专家团队,包括骨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甲乳外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等多学科。”陶奇昌说,大家都是秉持“一心赴救”的服务态度和“端正淳良”的医疗作风诊治患者,让更多当地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
(本报记者 何婷婷 本报通讯员 袁誉宁 陈心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