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中的“好自为之”

赵 叙

版次:03  2024年01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淮南子》中的成语“好(hǎo)自为之”原作“好(hào)自为之”。

《说文解字》释,“好”本义为“美”,“好”为上声;《康熙字典》载:“又《广韵》呼到切。《集韵》《韵会》《正韵》虚到切,并音耗。”又引《说文》曰:“爱而不释也。女子之性柔而滞,有所好,则爱而不释。故于文女子为好。”解释为喜爱、喜好时“好”则为去声。

《淮南子·主术》:“君人者不任能而好自为之,则智日困而自负其责也。”高诱注:“不任用臣智能也。”在此,“好”为去声,“好自为之”意指(君主)喜欢亲自去做。

但“好(hào)自为之”仅有《淮南子》中的这一例用法。到了明代,念为上声“好”延伸出副词“好好地”的义项,“好自为之”便转为自己妥善地处理或好好地干下去之意,多用于劝人自勉。如此,“喜欢亲自去做”的义项便被后者代替,如明杨尔曾《两晋秘史》:“鉴曰:‘卿好自为之,勿虑无报也!’”清张杰鑫《三侠剑》:“人非木石,秦贤弟此后好自为之。”民国徐哲身《大清三杰》:“我能料定你数年之内,必定大富,将来还要大贵,好自为之。”这是成语的理性意义发生了演变。

“好自为之”又作“好去为之”,“去”表示要做某件事,如清天花藏主人《赛红丝》:“凡事依汝,汝好去为之。”

从语义的色彩意义上看,“好自为之”始终为褒义。根据检索语料库,可以发现“好自为之”在明清时期的文献中均用于积极语境,带有劝勉、激励他人将来有所作为的目的。但从民国至今,“好自为之”更常出现在消极语境中,是为了委婉地告诫对方。如民国小说《古今情海》:“我虽然在这里,我也一定不会去看你,你自己好自为之吧!”民国小说《雍正剑侠图》:“师兄给你起的号是过了些,望你好自为之,洁身自爱,勉励而行就可以了。”现今更是如此,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中,“好自为之”都只用来表示极力希望他人或自己不要做错事,暗含着警告乃至威胁的口气,甚至《现代汉语词典》中也只列出“多用于告诫对方”的释义。

此外,“好自为之”中的“之”随语义演变而不断虚化。起初,“之”用于指代前文出现的某一件具体事情,但自清代开始,“之”逐渐虚化,不再指代具体的对象了,其意义也逐渐脱落,整个成语只剩下“好自为”的意思了。

可见,就成语的形式而言,“好自为之”的结构自诞生之初便已固定,清代小说中虽曾作“好去为之”,但这一变体并未被广泛使用。就成语的语义而言,“好自为之”因“好”一词在释义和读音上的不同,曾先后产生过两个义位,并且后产生的义位完全取代了前者,一直沿用至今日。就成语的具体语境而言,“好自为之”在明清时适用于勉励他人的积极语境中,但自民国起便逐步转变为严肃地告诫对方或自己之辞。与此同时,“好自为之”的“之”也经历了虚化,由实词变为虚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