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版次:02  2024年01月25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大通区上窑镇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力组织建设、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组织建设,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该镇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筑牢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对换届后的村“两委”班子情况定期摸排,及时补齐5名空缺村“两委”班子成员。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储存、培养、选拔机制,选派机关干部、大学生村官等群体到村工作。定期组织村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村干部赋能培训、走村观摩、外出学习等活动,提高村干部的实践能力。定期摸排梳理镇域内的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工作。

聚焦基层治理,完善乡村振兴“治理网”。该镇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建立健全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机制,推动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合作社、村办企业负责人。深入推进“共产党员户”授牌,引导广大党员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主动“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大力推行网格化服务,将全镇划分为44个网格,探索实施“421”信访工作法,强化邻里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的协调联动,将乡村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2023年以来,全镇共接待群众来访36批128人次,结案率达到100%。

立足产业发展,培育乡村振兴“活力源”。该镇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了解分析各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因地制宜制定“一村一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厘清思路。探索实施党支部引领合作社,注册商标“乡约归犁”,逐步建成以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探索“村集体+农户+企业”的产业模式,培育红光村的葡萄和秋月梨、马庙村的瓜蒌子、窑河村的甲鱼和大闸蟹等特色产品。支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带动作用,帮助200余人实现就近就业,带动流动就业人员约1000余人次。

(本报通讯员 陈芳芳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