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式”联动严监督守护群众“安居梦”

版次:A01  2024年01月24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日前,大通区纪委监委重点围绕社会救助保障领域开展公租房(廉租房)大排查大整治大走访行动,对辖区内集中申请阶段的500余户公租房(廉租房)住户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确保群众关注的公租房(廉租房)变为“公平房”,保障群众实现 “安居梦”。

为进一步规范公租房(廉租房)的申请、分配、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推动租赁住房补贴的审核、公示、上报、驳回等工作,大通区纪委监委整合派驻纪检组,采取“嵌入式”监督、乡镇街道“点穴式”监督、联系室“跟踪式”监督等多种模式,督促各职能部门落实责任,严查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优亲厚友等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突出政治监督,制定“常态化、清单化、重点化”工作清单,对部门“一把手”及时进行廉政提醒谈话,督促驻在部门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紧盯公租房(廉租房)准入、使用、退出等环节开展“嵌入式”监督,采取实地走访、当场核验、群众谈话等方式,注重发现违规转租转借、改变房屋用途、审核把关不严等行为,充分发挥派驻区住建、区民政等纪检监察组“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严查问题背后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

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同步开展公租房和租赁住房补贴申请、登记、公示等工作。全区5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站稳前沿阵地,在申请受理、信息系统录入、初审复审公示发挥“探头”作用,重点关注公租房(廉租房)配租轮候、驳回和退出等群体,分析研判主客观原因,推动公租房分配不落一人、不漏一户。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排查4轮次,共计98户。

从初审、复审到异议复核,大通区纪委监委统筹“室组地”联动,全程跟踪问效,督促住建部门对排查出的违规保障对象下达《清退通知书》,发现一户、清退一户,对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开展“回头看”,指导整改落实,评估整改成效,起到问责一起、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在严格保护申请家庭信息安全的同时,通过整合申请救助家庭经济情况核对、村(居)务公开等平台,增强房源信息、分配过程、补贴发放等各类信息的透明度。

发挥监督作用,守护民生福祉。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日常监督新模式,进一步发挥“室组地”联动机制优势效应,对群众急难愁盼领域再延伸再细化,确保公租房配租这类重要民生工程真正做到惠及民生。

(本报通讯员 陈 倩

本报记者 朱庆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