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4年1月17日在淮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版次:01  2024年01月23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陈儒江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大常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23年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围绕中心依法履职,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共召开常委会会议7次,制定法规1件、修订1件、废止1件,听取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27项,开展执法检查4次,组织专题视察调研121次,作出决议、决定16项,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31人次,圆满地完成了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牢正确政治方向

牢牢把握人大工作的政治属性,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统一部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一体推进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重点措施,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丰富学习形式,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大兴调查研究,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地方性法规实施、粮食安全、养老服务等7个课题开展调研,抓好正反面典型案例解剖式调研,推动调研成果有效转化运用;抓实检视整改,着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坚持学以致用,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干担当、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主题教育,更加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更加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来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更加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谋划推进立法、监督等工作,切实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坚决维护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坚持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确保人大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落实管党治党责任。着力发挥常委会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不断增强常委会及机关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认真做好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

二、以提高立法质量为关键,推进法治淮南建设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围绕推动改革发展、回应人民期待等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着眼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有效管用。聚焦近年来舜耕山风景区保护和管理不到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认真落实市委立法决策,修订《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管理条例》,在起草过程中积极向省人大请示汇报,多次召开条例修订工作座谈会,着力回应群众关切、提高法规质量。针对管理体制不顺、执法力度较弱等群众高度关注的问题,新修订《条例》进一步整合主管部门职责,明确属地管理责任,增加了联合执法机制相关规定,特别是针对新建、改建、扩建坟墓等违法行为设定行政处罚条款,突出立法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更好守护淮南“城市绿脊”筑牢法治屏障。坚持立改废统筹,顺应财政监督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废止《淮南市财政监督条例》。

着眼弘扬社会文明风尚,促进德法融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等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的重要要求,出台《淮南市反餐饮浪费条例》,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工作中,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反对浪费的文明风尚。《条例》规定了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明确了餐饮服务经营者和婚丧嫁娶组织者的反餐饮浪费行为规范,并对违法行为设定行政处罚,为破解餐饮浪费问题提供了法治方案,被评为我市2023年度十大“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条例》连同已经施行的淮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爱国卫生条例等法规,为助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