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动“光明博物馆”公益项目建设

版次:A01  2024年01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日,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光明博物馆”公益项目研讨会暨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安徽楚文化博物馆举行。

“光明博物馆”公益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无障碍感知与数字博物馆模式有机结合的方式,为视力残障群体打造无障碍博物馆的游览体验。

会上,双方代表就“光明博物馆”公益项目合作进行了签约,市文化和旅游局与中国传媒大学就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围绕淮南“楚风汉韵”特色,探索本土文化在数字化背景下的融合传播形态,推进校地人才交流培养,实现双方文化创作、推广传播资源最优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传播淮南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朱庆磊

本报通讯员 胡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