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检察机关助力打造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淮南模式”

版次:A01  2024年01月22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人民检察院获悉,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主动创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高效维护消费者权益。由市人民检察院牵头联系,市市场监管局、市消保委与各县区检察院建立了线索移送和起诉建议工作机制,实现公益诉讼联动协作机制。

在案件办理中,全市检察机关对民事消费侵权案件提起刑事诉讼,并发送建议函由消保委提起民事公益诉讼。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向违法经营者提出惩罚性赔偿和公开道歉的诉讼请求,达到惩戒与警示的双重效果。

在食品领域,全市检察机关重视与消保委推进共建公益诉讼推进机制,发挥公益诉讼在食品领域侵权案件中的司法救济作用,协同当地食安办、市场监管、消保委制订《关于协作配合共同推进食品领域公益诉讼的工作机制》,为信息通报、协作办案、资源共享等问题建立了完整的机制流程,为食品领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全市检察机关支持市消保委已起诉和拟起诉案件的涉案标的额达3900余万元,形成了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长效机制。 (本报通讯员 赵 武

本报记者 何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