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加“数”前行,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合肥日报记者 余佼佼

版次:B01  2024年01月1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入围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3个月以来,合肥市加“数”前行,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数字化对全产业链的嵌入,实打实为企“降本增效”。目前,合肥市已有不少中小企业破解之前“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尝到了数智化转型的甜头。

米线生产实现数“智”转型

从一粒米到一碗米线,需要多少个步骤?如果纯手工,在天气好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4天时间。在王仁和米线全程自动化生产线上,大米从输料口进入,经过自动筛选、称重、清洗、磨浆、榨压、挤丝、蒸煮、烘干等8个步骤,一天时间,一根根爽滑有嚼劲的米线就可以打包封装,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位于肥西县紫蓬镇的王仁和米线食品有限公司,2条全自动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一天60万斤大米可以生产40万斤米线。今年年中,第三条生产线将投入使用,届时,日生产量将达到120万斤。

“第三条线是按照完全数字化工厂标准搭建的,无论是生产流程还是系统使用、生产信号把控都是国内米线行业最先进的。”王仁和米线品牌经理曹宇坤表示。

完全自动化的生产线,从一粒米进入到米线产出,都由机器完成。据了解,以前这样一个车间需要200多名工人,现在使用自动化生产线,只需2名技术人员操控即可完成。

“现场工作环境也好多了,米线生产工厂温度很高,一般在40度左右,自动化后现场温度和办公室开空调差不多。而且需要劳动工人大大减少,取而代之的都是技术工人。”曹宇坤告诉记者。

“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数字化生产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准确地把控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健康。”王仁和米线总经理赵守根表示,数字化生产的实施还可以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很难想象,云南米线如此有名,在云南当地,消费者吃到的米线,有相当大的比例产自合肥。如今,王仁和米线已经占据全国60%的市场,产品出口美国、俄罗斯、韩国以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版图

只要输入几句“行业黑话”,AI就能精准筛选出匹配度较高的简历,秒级完成,这直接解决了困扰合肥安胜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行政总监张云多年的人才招聘难题;在合肥汇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一款名为“浩辰CAD”的数字化软件,满足了企业复杂设计的需求;在庐阳工业园的力威油泵,打造数字化车间后,车间清洗线、自动吹油线、自动喷漆线等生产线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6.83%,优化成套智能装备联网率至88.89%,生产线各环节均实现数据可视化。

作为全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合肥市规上中小企业以46%的规模体量,贡献90%的产值增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版图正在打造。

从2022年起,合肥市便全面启动“智改数转”诊断专项行动,旨在全面摸清合肥市规上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潜在应用场景,借助第三方服务机构为企业进行“智改数转”诊断咨询,帮助企业“量身定制”转型发展路径、策划“智改数转”项目。

记者了解到,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两年试点期内,国家将给予1.5亿元资金支持,合肥市计划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电子信息等六大主导产业中,遴选500家企业进行试点,并遴选150家行业优质服务商,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