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讯 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都市圈之一,合肥都市圈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记者1月16日从安徽省财政厅获悉,去年以来,省财政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部署,聚焦“引领、互联、共治”,持续完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资源投入,支持合肥都市圈加快构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为打造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提供坚实保障。
共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安徽财政支持高水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省市全年合计安排53亿元,推动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合肥;围绕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领域,保障高水平建设五大研究院。
支持强化战略性基础研究,推动深空探测(天都)实验室挂牌运行和科学项目建设。安排9000万元,支持科大讯飞认知智能等7家新建或重组挂牌的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安排资金3300万元,补助首批省产业创新研究院组建期研发经费,支持企业主导产学研深度融合。
统筹设立10亿元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资金,支持更多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竞争赛马”新型项目管理模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合肥科教和产业资源优势。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
同时,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燃油税资金,统筹安排省级国省干线建设养护资金,支持都市圈高速公路建设,提升公路货运承载能力。发行省级政府专项债券77.8亿元,支持沪渝蓉沿江高铁安徽段、新桥机场二期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建设。
安排6亿元资本金,支持省港航集团开展港口资源整合和岸线开发,提高水运承载能力。拨付中央民航发展基金1.5亿元、省级民航资金7592万元,支持都市圈内运输机场、通用机场建设和运营,聚力打造以合肥为中心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执行新修订的《安徽省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协同推进大别山区水环境保护,省财政全年安排大别山区水环境省级补偿资金1.3亿元,合肥、六安市级补偿资金规模由4000万元提高至6000万元,补偿资金总规模达2.5亿元;将污水处理设施后期运营及管网养护等相关内容纳入补偿资金支持范围,进一步拓宽资金支持领域。
完善长效机制,鼓励合肥、六安两市建立杭埠河等跨市域河流生态补偿机制,加强受益地区与生态保护地区的良性互动。
(记者 汪 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