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30余条践行“立法为民”

版次:A01  2024年01月19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报讯 市人大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着眼立法为民,汇聚民意民智,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围绕推动改革发展、回应人民期待,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去年,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征求基层群众意见建议130余条,50余条意见建议被不同程度采纳吸收。

在立法选题上,市人大常委会坚持问需于民,广泛征集立法建议项目,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论证,科学编制年度立法计划,确保法规立项发扬民主、顺应民心;在立法方式上问计于民,积极拓宽开门立法渠道,完善公众参与立法机制,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和立法咨询专家库作用,听取社会各方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吸纳民意,凝聚共识;在立法内容上问需于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把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群众权益的理念体现到地方性法规中,做到民有所呼、法有所应。 (本报记者 贾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