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用单分子酶活性发现早期胰腺癌

版次:C03  2024年01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华社东京1月17日电(记者 钱 铮)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不少患者确诊就已经是晚期。日本一研究团队开发出基于血液中单分子水平酶活性分析的诊断方法,能尽早发现胰腺癌患者血液中酶活性的异常,有望帮助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

东京大学、理化学研究所、日本医科大学等机构近日联合发布公报说,酶是为维持身体内环境稳定而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其功能异常与许多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长期以来,医学界通过检测这类异常作为理解和诊断疾病的基础。不过,现行蛋白质功能分析常用的光谱技术以百万至上亿蛋白质分子的集团为对象,难以检测出每个酶分子的活性,因此很难发现有用的生物标志物。

在本项研究中,上述团队利用半自动合成技术研发出一种用以检测单分子酶活性的荧光探针,使在单个分子水平上分析血液中各种蛋白质水解酶的活性成为可能。

使用新方法,研究人员检测出早期胰腺癌患者血浆中弹性蛋白酶、CD13和DPP4等酶在单分子水平上的酶活性出现异常。同时,在对来自不同医院的癌组织样本进行盲测时也检测到了这些活性异常,因此证明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有用性。

公报说,因为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很困难,所以找到有助于早期发现癌变的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非常必要。使用本项研究确立的方法,找到能反映疾病状态变化的候选生物标志物,这很有意义。研究团队将推动本次成果进入实用阶段,同时进一步研究以发现其他单分子酶活性的生物标志物。

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细胞报告·方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