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有所托,幼有善育”关乎民生福祉,切实提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满意度,建议:一是加强服务宣传,提升托育社会认可度。采取政策宣讲、现场咨询、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识度。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托育激励措施。进一步细化托育补贴方案,优先、足额拨付各项托育经费,及时兑付各项资金补助,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健全托育管理机制。教体、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沟通和数据共享,建立多部门托育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和多部门联络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建立托育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四是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推动在淮有护理专业的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增设0-3岁婴幼儿照护专业和托育管理专业。健全在职培训机制,将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纳入急需、紧缺和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目录。建立和完善保育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五是鼓励服务多样化,满足托育不同需求。发挥县(区)托育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促进“托幼一体化”,探索医疗机构+托育服务新模式,推进医疗机构开办或与托育机构合作提供多元化托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