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淮南市委会的发言

助推托育服务发展 “托”举幸福童年

版次:B03  2024年01月18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幼有所托,幼有善育”关乎民生福祉,切实提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满意度,建议:一是加强服务宣传,提升托育社会认可度。采取政策宣讲、现场咨询、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认识度。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建立托育激励措施。进一步细化托育补贴方案,优先、足额拨付各项托育经费,及时兑付各项资金补助,为托育服务发展提供保障。三是强化部门协作,健全托育管理机制。教体、卫健、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沟通和数据共享,建立多部门托育联合监督检查机制和多部门联络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服务标准,建立托育服务监测评价体系。四是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托育服务质量。推动在淮有护理专业的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增设0-3岁婴幼儿照护专业和托育管理专业。健全在职培训机制,将托育从业人员培训纳入急需、紧缺和政府补贴的职业培训目录。建立和完善保育师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五是鼓励服务多样化,满足托育不同需求。发挥县(区)托育服务中心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促进“托幼一体化”,探索医疗机构+托育服务新模式,推进医疗机构开办或与托育机构合作提供多元化托育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