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我市资源禀赋优势,就氢能产业的发展,建议:一是加快制定我市氢能产业规划。规划应统筹考虑我市资源优势,坚持系统思维,优化总体布局,明确实施路径,重点从制备、储运等领域突破,推进集聚发展,构建上下游协同的氢能产业体系。二是重点发展氢制备领域。我市具有丰富的电力资源,水资源丰沛,生物质产量巨大,为我市开展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提供了根本保障。三是加快推进氢储运及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我市高校及科研院所攻关氢气高压存储技术,开发70兆帕及以上高压存储材料与储氢罐设备。探索和实践多种储运方式,逐步构建高密度、轻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氢能储运体系。建立我市氢能的制备储运基地,并在各县区推广应用城市交通等终端产业。四是加强氢能产业人才培养。以氢能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大力招引氢能领域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和“高精尖”人才来淮创新创业。五是积极融入产业联盟,拓宽应用场景。积极融入皖江城市氢能产业联盟,围绕氢能“制取—储运—加注—应用”,构建全省氢能产业协同发展及合作平台。探索交通领域的内河航运和商用车氢能应用,从供需两侧发力,加速氢能产业规模化、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