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危机事件高发,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建议:一是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筛查应急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将软性指标硬化,将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绩效考核尤其是校长考核内容。二是加强培训,配强力量。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师任职和继续教育系统师资培训方案中,逐步扩大学校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比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类课程时数及实效性。三是落实筛查,及时处置。组织相关专家依托专业机构,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一生一档”的心理健康档案。四是多措并举,加强保障。教育部门牵头,通过学校集体购买商业保险,在学情险中加入心理保险类别,以“政府专项资金+学校公用经费+学生家长缴费”方式筹集专项资金。五是家校协同,形成合力。将家长学校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工作总部署,通过家校联合的途径,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定期专门组织对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教育;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心理健康班会,与教师、学生就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互动;家校携手共同落实“双减”政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