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村子里去,保护民族文化之根

——读冯骥才《古村·古俗》

版次:C02  2024年01月17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全 筌

也许,大宋元宵节时“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璀璨再也无法重现,但河北蔚县漫天缤纷的打树花定会慰藉你的遗憾;也许,你早已厌倦了整齐划一、五光十色的“娱乐古镇”,何不拾掇心情,潜入浙西胡卜村品味浓浓的古村烟火气。

冯骥才先生的《古村·古俗》便是这样一本关于美、关于根、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书。作者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在濒危的古村落里,抢救民间传统文化,以近乎“发烫的激情”记录下自己在田野考察中种种珍贵的发现和思考。

青岛的雄崖所村和青山村,被评为首批“国家传统村落”,那里的人们世世代代和风浪与鱼虾打交道,独具自然风情,游人纷至沓来。在这两个村落里,民风民情的生命力依然旺盛,古村的魂儿活灵活现,村民们仍旧会在春节时焚香敬祖,悬挂祖宗轴,会在迎亲的路上所有拐角处都贴上“囍”字,最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个村落都建立了相当完整的村志,清楚地知道自己村落的历史文化家底。冯老称这是一种“清醒的文化自觉”。

冯老在探访浙江半浦村时,也欣喜于当地村民的这种“文化自觉”。半浦村虽然没列入国家级村落保护名录,但半浦人却把自己看得很重很重。半浦人小心翼翼地整理残缺不全却实实在在的历史遗迹;他们把自己的村落遗存当作引以为荣的宝贝,而不是当作向游人吆喝的景点。冯老在文中坦言,走在村里,会感到一种生活的柔软与温馨。半浦村的做法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希望,也让他倍感欣慰。

那么何谓“文化自觉”呢?冯老在书中给了我们答案:敬畏自身的历史与传统,不急不躁,量力而行,先把精华做好抓在手里,再步步为营地做下去。

确实,保护传统村落,不是为了旅游者,而是为了世世代代住在那里的人,为了那里一种根性的文明传承。

然而,现实却总是苍白的,华夏大地上的古村落古俗并不都如半浦村那样幸运。闽西四堡的雕版正在任其自然地败落、霉坏、朽坏与坍塌,贮墨用的石盆,荒置于院中,至少已有一个世纪,就连珍贵的古版竟用于猪圈的护栏;晋地资寿寺的壁画脱落在即,任凭其生老病死和自然消损,悬空寺的唐代泥塑无人保护,眼眶已被游人用手指抠破,状似流泪;孙犁先生以清凉透彻的文字描述过的白洋淀,如今马达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水边竟然还筑起了成排的日式建筑……凡此种种,冯老由忧转愤,又担心愤及失言,只得赶紧停笔住口。

不得已,冯老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到村子里去,唤起那里民众的文化自觉。抢救文化遗存,不是呼吁,而是行动。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学者、有识之士为保护和弘扬民间文化而致力工作。

且看太行山的沙河古村,村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财富,并出版了自己的村史;且看胡卜村的村民不得不为库区移民,却迁出村里的所有的“传家宝”,以期重建乡村“露天博物馆”,盛放真切的乡愁,保存活态的精神家园。

唤起民众的“文化自觉”,对民间文化的“全纪录”,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影像的,都将为我们的后代留下农耕历史文明的标本,让我们的后代对自己的文明永远有家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