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传统连厢舞

祁家录

版次:C02  2024年01月16日

淮南日报社严正声明


长期以来,淮南市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未经淮南日报社授权同意,肆意、擅自、无偿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录制发表淮南日报社(含淮南日报、淮河早报、淮南网以及淮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抖音、视频号、掌上淮南新闻客户端等平台)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特别是部分自媒体、政务新媒体不注明稿件来源、原创作者(或者采取隐匿、模糊形式处理稿件来源、原创作者),肆意、擅自删节、修改淮南日报社记者原创新闻稿件,严重违背新闻职业准则和道德,严重侵害淮南日报社版权,严重损害淮南日报社新闻记者权益。

现声明如下:

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的文字、图片以及短视频等新媒体形态作品和融新闻作品,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各类自媒体和各级政务新媒体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在醒目处以醒目和规范方式注明来源、作者。违者,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老人相聚,常常叙谈起童年生活,而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学跳连厢舞,每逢课外活动,老师按时辅导小学生集体学跳,人人手持连厢拍拍打打,既生动活泼,又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凝聚感。而后来,这种传统舞蹈渐渐被其他形式的活动所替代,就这样在校园中消失,我的学跳连厢舞只能半途而废。

是否可以找回当年的连厢舞?我便开始留心追寻。

我查阅了沿淮的几本县、区志书,均未见到有关连厢舞的记载。后在2009年出版的寿县历史丛书《民俗风情》一书中,终于发现了对连厢舞的记述,书中确认“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种舞蹈受到本地人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参与,同时,还附录了“连厢歌”。

一根呀连厢呀是啊新的年哪,

男女老少笑盈盈哪,

农友们呀迎接一九五四年哪,

哎咳哟么农友们呀,

迎来一九五四年哪。

不过,书中对这种传统舞蹈的传承,并没有提起,我的追寻仍然没有圆满的句号。

一次与老同学交谈,他告诉我,老家祁集镇陈湖村谢郢孜的老艺人谢铭武,现在还会打连厢,这给了我一个惊喜。陈湖村几年前已整体拆迁,谢铭武家已搬迁到祁集商贸城,以兽医经营维持生活,原来听说他平日爱打锣鼓玩花鼓灯。说他还会打连厢,还是我的新发现。

深秋的一个早晨,我踏着露水走进商贸城,上门寻访这位艺人,老远就看到一对老夫妻,正在门前场地上跳着连厢舞。动作灵活整齐,舞姿依然神气,还真像年轻人一样,我走上前为他们鼓掌点赞。

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正点到老艺人的兴头上。谢铭武介绍,连厢舞过去人称为打连响,因为在舞蹈过程中,必须响声接连不断,所以叫连响。这种民间传统舞蹈在清朝末年,就在沿淮地区流行。民国初年,他爷爷已是乡间艺人的班头,带领小青年们打连厢,玩花鼓灯,逢年过节表演各种灯舞。遇到灾荒年,爷爷就带着班子下南乡,在街头表演连厢舞,让观众自愿捐款相助。连厢舞同样受到南方人的喜爱,爷爷还在那里收下了徒弟,老谢从小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艺,已是第三代传人。

老人手中的连厢,是自己用细竹制作的,长约1米左右,竹竿两头各有3个挖开的长方形通孔,孔内用铁丝穿上几枚铜片,竿头系一点彩色丝绦。谢铭武拿起连厢说,过去的老连厢都是用方孔铜线,现在铜线稀罕了,就用圆形铜片凿孔替代,仍然可发出原来那样悦耳的声响,但要是用铁片,就没有这样的音响效果。

表演连厢舞人数可多可少,一两人,三五人也可,表演形式用连厢拍打身体的不同部位,有节奏地发出响声,节奏有慢有快,从“一拍”到“十四拍”,比如“十四拍”,就要一口气快速拍打前胸后背、脚手、肩头等14个身体部位。老谢已经年过7旬,现在只能玩到“十二拍”了。

一般平日表演的连厢舞,多是“六拍”以下的慢节奏,可以边舞边歌,更富有表情,还可融入小车灯、旱船灯表演,更显得轻松欢快。伴随连厢舞可唱淮上民歌和一些民间小调,都能让观众听得入迷。说到这里,他拿起连厢舞唱起民间传统的《下河调·小船》:

新排的小船啊,

在啰江心呀,

船头上又坐二佳人,

哎咳哎咳哟,

起名叫小青喽。

……

歌词内容是民间广泛流传的神话故事,白娘子水淹金山寺,听了让人感到格外亲切。

待他坐下休息,我问他现在有没有收徒,老人有些为难了。他说现在农村年轻人多是外出打工,留下的也是为挣钱奔忙,哪有空来学这个。现在他只带一个徒弟,是家门的一位侄女,已经50多岁,她虽然学会了,但是很少公开表演,只作为一种休闲活动。

告别了老艺人,我心中又感到有些沉重,连厢舞能否传承和发展下去,仍然是个问号,我想,这种传统舞蹈,是淮河两岸的文化遗产,也是宝贵的文化资源,既可作为大众的健身活动内容,又可利用开发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亮点,可千万不能丢失。

到这里我的追寻可以画上句号了。

然而,我还等待未来能画上一个精彩的感叹号。